简友广场散文

如梦如露亦如电

2019-07-16  本文已影响0人  大拙堂
暗恋桃花源

梦时,且看《暗恋桃花源》。觉醒后再看,真是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

                                            ——题记

早些年就听闻这部话剧,一直没有机缘去看。偶然间,因为一档综艺节目,看到黄磊和孙莉的本色出演。当下便为之一震,被二位的台词功底和演技所惊艳。或许是二人本是夫妻,所以眼神里流露的爱是那么的满,那么清澈。让我这些旁人霎时间,吃尽了狗粮。电视里只是演了两段,分别是上海夜晚的分离和医院病房的重聚。

而后我重新上网搜了一下,所幸还有电影版的《暗恋桃花源》让我这些没能去现场的人儿,可以解一时之馋。最后馋是解了,但心中却是掀起波涛,久久未能平复。满脑子都是剧中的人物情节。

                              二

《暗恋》是一部悲剧,那一晚上海外滩的别离,而这一别就是四十年。而这四十年,在上海那个分别的夜晚,便已经埋下伏笔了。

再次相逢,两位老人没有怨恨,没有大喜。有的就是淡淡的闲语,多少的悲伤隐藏在无言的相望。

“之凡这些年你有没有想过我?”

“我,我写了好多信到上海,好多信。后来我大哥说,不能再等了,再等就要老了。”

滨柳想要听到的是,想过,而之凡却早已放下。

我曾在龙应台书里读到过类似的情节,那时节,国共内战,国民党撤退到台湾。从此那些士兵们,就这样的从大陆的关系网,连根拔起到台湾。书中的人物余舅舅,就是如此。他和浙江淳安青梅竹马的凝香,就此天地永隔。后来大陆和台湾政策陆续开放,余舅舅托龙应台去淳安去找凝香,还真找到了。在书中有一段是凝香的回信,信里是这样说:

自君别后,倏忽三十载。念及君犹飘零远方,天地寂寥,无所依靠,乃不忍独死。与君别时,红颜嫣然,今岁执笔,凝已半百,疏发苍苍,形容枯槁。得去月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

这信写的历经苍凉而不失我爱。不激不利,不慢不紧,一种从容,两处淡然。人间有爱是希望啊。

两对情人,两段生死相恋。不同是,一对是真实人物,一对是舞台人物。或许赖声川导演,就是看到了那个时代,有太多这样的余舅舅和凝香,而创作出江滨柳和之凡这两个人物。

他们是被时代捉弄的人,我坚信他们爱过,爱的彻底,爱的纯粹。

                              三

故事演绎到《桃花源》这一部分,我突然想到《廊桥遗梦》这部小说。不同于《桃花源》里头的春花,弗兰西丝卡为了家庭拒绝了罗伯特。成就了后来所谓的灵魂伴侣这样的形象。我想如果当时,弗兰西丝卡和罗伯特私奔,或许结局就如春花和袁老板一样。为了生活的索事而不断地争吵,又或许内心不安而相互指责,而这又谁知道呢?

大约是因为结局留白,才有无限的想象。

《桃花源》看似喜剧,人物夸张。但他比悲剧更悲剧。老陶误入桃花源,还想着回家,想着春花。老陶原谅了春花,却还想回桃花源,可他又回不去桃花源。桃花源是梦,回武陵现实的家中依然是梦。老陶还是没有醒。

我想起《金刚经》里头的一句话“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

觉醒后我们才发现,那些都是梦,现实是梦,梦还是梦。

                                己亥夏月

                    徐鲁展于永嘉大拙堂南窗下

                                2019.7.16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