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见

红星照我去战斗 曲沃庄伯

2020-01-14  本文已影响0人  大北不重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

    这首曾经激励了一代代少年的歌曲,不知还有谁记得,那时候每当旋律响起,我的心里总会自然地升起一股积极向上的昂扬斗志。

    曲沃桓叔虽然死去了,但是他却成了指引孩子们继续战斗的那颗“红星”,首先接过桓叔的枪的是他的儿子姬鱓--继承遗志的庄伯。

    庄伯的一生可以说就是在延续着父亲的未竟事业,他秉承父志,展开了与大宗晋侯间空前激烈的争夺战。

    而此时,晋侯换做了孝侯(晋昭侯被潘父所弑,子姬平继位为孝侯),孝侯为了避开曲沃的锋芒,将国都从绛迁到了翼(此为推测,也可能在之前就迁都了)。但是,翼靠近东部山区的赤狄,实际上迁都是让自己陷入了两面夹击的局面,在赤狄的不断袭扰和与曲沃庄伯的反复拉锯战中,晋侯大宗的实力迅速地消耗,与曲沃的对峙形势逐渐失去了平衡。

    《史记》如此记录了这一阶段的情况:

    “孝侯八年,曲沃桓叔卒,子胛桓叔,是為曲沃莊伯。孝侯十五年,曲沃莊伯弒其君晉孝侯于翼。晉人攻曲沃莊伯,莊伯復入曲沃。晉人復立孝侯子郄為君,是為鄂侯。”

    庄伯继位后的第八年,他率兵攻破了晋孝侯的新都城翼,并杀死了晋孝侯。然而,晋国的正统势力此刻依然还拥有着相当的实力,再次上演了当年击退曲沃桓叔的一幕,组织起来发动了反击战。庄伯不得不退兵回到曲沃,继续隐忍发展,等待时机。

    与十六年桓叔被晋侯大宗势力击败不同的是,这次的战争卷入了国际势力,晋国正统势力是借助了荀国的增援才取得胜利的,这也是国外势力第一次介入晋国内乱。击退曲沃势力后,晋国正统派并立孝侯的儿子姬郤为新的国君,称为鄂侯。

    曲沃庄伯的第一轮攻势算是铩羽而归了。然而,在其后的形势发展中,最耐人寻味的当属周王室的态度了。

    六年后,当庄伯卷土重来再次发起对晋国大宗的第二波攻击时,除了联合了郑国和邢国的军事力量外,周王室居然也是站在庄伯这一边的,甚至派了大夫尹氏、武氏助阵。周王室的立场实在是让人捉摸不透,如果西周立国之初所制定的宗法制是真的,何以在此刻周王室会支持小宗曲沃庄伯袭夺大宗的合法君位?

    而在接下来的演绎上就更加匪夷所思了,曲沃联军在王室的支持和友军的配合下攻势凌厉,节节胜利,晋鄂侯实在无法抵挡,只得放弃了都城翼远遁到偏远的随地。这下,对于庄伯来说该是胜利在手,君位稳了吧?!

    不可能!偏偏有人作梗,周王室在此时扮演了一个极其吊诡的角色,周桓王突然转而支持大宗晋鄂侯的儿子姬光,非但立姬光为君(晋哀侯),还派王师讨伐庄伯。

    气人不气人?!屁股刚挨着晋侯的位子,背后的领导居然冷不丁捅刀子,此时的庄伯一定是气炸了,但是又能怎样?只得再次退回曲沃自保,以待时机了。

    就这样郁闷了两年,庄伯在忧愤中死了。恐怕他的死让晋哀侯和已成为“太上皇”的晋鄂侯都大大松了一口气:“这个恶魔可算是挂了”。

    But,真正的掘墓人才刚刚登场,大宗晋侯的苦日子才是刚刚开始!这位刚刚登场的毛头小子就是晋国下半场真正的巨星--武公姬称。不过,下一篇他才是主角,这一篇就点到为止吧。

    庄伯郁郁而终,他战斗的一生却成功地扭转了曲沃小宗和晋侯大宗的实力对比,曲沃的实力几乎可以碾压对手了,如果不是周王室从中作祟,夺权大业就在他手上成功了。当然,他的退守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收回拳头是为了下一次更有利的挥击”,而下次击出铁拳的就是他的儿子武公姬称。

    来看看谥法释义是如何诠释“庄”吧:

        兵甲亟作曰庄。以数征为严。

  叡圉克服曰庄。通边圉,使能服。

  胜敌志强曰庄。不挠,故胜。

  死于原野曰庄。非严何以死难。

  屡征杀伐曰庄。以严厘之。

  武而不遂曰庄。武功不成。

    读谥法,不得不佩服古人在文字方面高度概括的智慧,一个“庄”字就精准地概括了曲沃庄伯的一生,厉害!

        接过父亲手中枪

        一生奋进为邦强

        大业未成身先死

        胜敌志强谥作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