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文接“三气”

2018-02-01  本文已影响119人  含辛鱼
《山海经》古插图

作家冯唐为伟大的文字划了一条“金线”:感受在边缘、理解在高处、表达在当下。如是,可以“文字打败时间”。换句话,这是作者和文字都可以“不朽”,多好!受其启发后,我把这条“金线”变得更像说人话,即文要接“三气”:上接灵气,中接人气,下接地气。如是,可以顺畅解决写作者碰到的很多困惑。

最近刚好在看《易经》与《山海经》,感觉接上“三气”的文章如浑身散发仙气的神人。通天接地,法力无边。

上接灵气。说的是文字要有趣。写作者要站得高,才能俯视现世苍生。这是我每次写从化乡村,都请求大红鹰带上无人机的原因。这是笨方法,现在有奥维地图。但我还是要拉他下水,谁叫他是“鹰”。但这只是物理意义上的“接灵气”,生理上的,写作者还是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脑力机器”,将现世苍生了解烂、理解透,要有文字冲破天灵盖的感觉。

中接人气。永远记住文的“魂”在人,无论小说还是散文。所有叙述内容、表达技巧,只是赋予文章“血肉”,没有人的文章如“掉魂”。从化乡村走访的都是八、九十岁的老人,树到这年岁都曲折蛮虬、摇曳多姿,他们一出口,就是一部“口述历史”。

下接地气。你根在哪,文的根就在哪。莫言、贾平凹、陈忠实写不出小桥流水;沈从文、秦牧、欧阳山写不出大漠风沙。冯唐没学过八年妇产科,不懂在文章里教人切子宫肌瘤。越民族、越世界;立足本土,也能走出世界。我的根在从化,我的文字的根在从化乡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