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功夫,大神的养成之路
Hi各位好!
8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曹楚南教授因病逝世。
作为中国腐蚀电化学研究的倡导者和学术带头人,几十年来,曹教授把所有的心血和精力都奉献在这份事业上,取得了卓著的成绩。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时,他有过这样一句话:“治学要用笨功夫,我是通过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和工作中的摸索,切身领会到的。”
笨功夫,在今天是个冷门事物。
我们经常看到各种网络学习平台上打着“7天掌握英语口语”“一个小时让你学会写作”等类似的广告,速成学习受到大家的热烈追捧。
我有个朋友就深以此为然,买了四门网课,都是这样的速成班。
聚会时喜滋滋地告诉我们,再过三个月,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了,还打算写公众号,创作剧本,拍短视频,这些都是他近期努力学习操练的本事。
结果呢?半年过去了,我们只看到他公众号出了两篇文章,就不再更新,视频是压根没见着,英语流不流利咱也没敢问。
可以想见,他当初引以为傲的这几样所谓的本事,都压箱底儿了。
原因很简单:那根本算不上本事。
这个时代节奏很快,每个人都想飞速掌握大量的知识、技能,以此在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真的很骨感。
虽然看起来懂得了很多,但依然无法成为个中高手,有些人甚至连基础工作都做不好。
这是为什么呢?没做笨功夫。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是文体工作者的必备素质。
运动员三天不练,肌肉就会出现轻微不适。
歌唱家一会儿不吊嗓子,再唱时声带就不得劲儿。
笨功夫,顾名思义,就是不用太多脑子,练就对了。
我们在社会上从事各种工作,本质上都和路边炸油条的差不多,凭的是一个手艺。
手艺活要精湛,就得长期练,日复一日,量变产生质变,越做越轻巧,越干越来电,这才算有了本事。
就跟学自行车似的,从摇摇晃晃到双手撒把,靠的就是一个练,学会了几十年都不忘。
可是,如果您三天看完一本《自行车骑行技巧大全》,就觉得自己可以撒把了,那估计您撒手的不止是车,是整个世界啊。(笑)
这就是知识和技能的区别。
今天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遍地都有,而且十分廉价。
但是技能和手艺,是实打实练出来的,这打不了折扣。
不管你节奏多快,都得遵循这个规律。否则,你就是懂得了很多道理,也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比尔.盖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他活到现在,犯过的最大错误,就是上学时候,临时抱佛脚考了全班第一。
记者很纳闷,这不是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嘛!怎么你说这是错误呢?
盖茨说,哎,年轻不懂事,靠着这点小聪明通过考试,还考得不错,于是有了一个信念:我就是比别人聪明,我就不必费那么些个力。
结果走上社会才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就算聪明程度不相上下,人家天天做笨功夫,你再聪明也赶不上。
这和我们在武侠小说里看到的情节很相似。
一个天资卓越、智商超群的武学奇才,随便一练就能掌握各式剑法,却因为吊儿郎当,没有好好修练内功,最后不过是个花拳绣腿。
而像郭靖那样的榆木疙瘩,慢慢研究,细心琢磨,天天练习,结果却成了武林第一高手。
老话说得好:“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别看滴答滴答不起眼,半年下来能把石头穿个窟窿。
但你拿一吨水往上泼,石头却并不会什么变化。
这就是笨功夫的力量,不在于聪明,不在于有力,而在于坚持。
今年年初离世的NBA球星科比,就是笨功夫专家。
他本来身体素质和篮球智商都很出众,可怕就可怕在,他还特别能练。
每天早上3点多起床,4点进球馆,跑步,投篮,转身,撤步……日复一日,晚上还要研究对手录像。
据教练说,科比几乎把NBA所有球队历年的重要录像都看了个遍,对全联盟所有核心球员的技能招式了如指掌。
不但能把对方防守地滴水不漏,还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正是这些扎实的基本功,让科比常年保持着绝佳的运动状态,最后的谢幕战竟然拿了60分,这是无数一线球星当打之年都难以企及的分数。
这就是笨功夫的力量。它可以让你基业长青,不必担心江郎才尽。
郭德纲先生也说过,他说相声就是门手艺,才华可以凋谢,手艺只会越来越精。
这些大神,就这样成为人们眼中的天才。
其实,哪儿有天才啊,不过是我们在喝咖啡时,人家在练习;我们出去玩时,人家还在练习。
你也许不一定想成为什么绝世高手,但就算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想做好,做出成绩,也要认真地去练笨功夫。
记得,龟兔赛跑的赢家,是那个慢腾腾但从不停止的乌龟。
加油吧!下期咱们再见!
(本文系“乐觉生活”公众号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