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讨:怎样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2022.01.12

2022-01-11  本文已影响0人  河南张俊红

  于永正老师的课堂,重视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在课例《庐山的云雾》、《林冲棒打洪教头》中,既重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一、提问题激趣。

在《庐山的云雾》中,于永正老师从课题入手,板书课题之后,学生们从课题中产生出两个问题,于老师问学生是自己从书中找答案,还是让老师告诉?学生都愿意自己带着问题从书中找答案,这样于老师卖“关子”,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二、朗读中理解词语。

在《庐山的云雾》阅读教学中,学生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然后于老师出示重点词语,再次问学生是自己读书,联系课文去理解,还是希望老师你们?并鼓励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些词语一读书就懂,不需要老师讲。言外之意是请学生自己读书来理解词语。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于老师激励的话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给学生营造了“我要学”的氛围。

为了帮助学生更具体、更生动形象理解词语,于老师还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做动作,

第一段中“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学生伸手向空中摸、上下摆动做飞行状,模仿孙悟空打眼罩远眺,这些动作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词语意思,还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第二段课文中,于老师以画促读,以想象促读,让学生边读书边想象课文中写的景象,脑子里出现相照应的画面,都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主动性!

三、朗读比赛,激发兴趣。

第三段的课文学习,于老师向学生发起挑战,请学生跟他比赛,目的是提高学生们朗读水平。小学生好胜心强,他们都想在比赛中获胜,自然学习劲头就足。

于老师并没有直接与学生比赛朗读,而是找学生代替他朗读,运用智慧导演了一场朗读比赛,把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都“哄”了出来,这是“重情趣”的最好体现。

四、激励评价,激发兴趣。

在课例《庐山的云雾》、《林冲棒打洪教头》阅读教学中,于老师激励评价性语言,大大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比如“听了你的朗读,我好像来到庐山,看到了庐山的云雾”、“你一定好好读,替我争光啊!”、“我非要找个超过她的,沉住气,一定要超过她。”、“刚才朗读的同学进步大了,掌声鼓励,掌声应该送给有进步的人,他第一句读得多好。”读得正确流畅,这么长一段没错一点,真的不容易。”于老师及时鼓励评价学生,让学生越读越有兴趣。

五、引导有感情地读。

在《林冲棒打洪教头》课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林冲、洪教头、柴进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对第3、4、6、7段,声情并茂地读出他们之间的对话,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到林冲的人品和为人。

在第二课时,以“让”字为纲,反过来再读课文,在朗读中强调读书要注意前后联系,把阅读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上升为普遍的规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于永正老师在这两篇课例中,课堂上重点是注重学生的情趣,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走进文本,理解词语意思,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

对照我们的语文课堂,学生对文本内容熟悉以后,就没有兴趣读课文内容了,关键是没有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于老师善于用激励的方法引导学生,及时鼓励学生们的朗读激情,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学生朗读兴趣的内驱力,他以人为本的思想处处浸透于语文课堂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