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39)带娃去金昌看亲人
文/张秋兰
2015年7月6日,我们带着16个月的儿子坐k131次13:39的火车从惠州至兰州。
一路上,我专门负责儿子的安全,照顾他,抱着他,陪着他。
候车室里,人声鼎沸,闹闹嚷嚷,儿子很开心,从人群中穿梭好几个来回,在玻璃和铁门那里徘徊好几圈,频繁地触摸。
上了火车,儿子对火车上的一切摆设很好奇,在过道上走来走去。如果碰到小朋友,就不肯走,非要黏着他们,还“哥哥”“姐姐”地套近乎。
我和先生被儿子拉着从5车厢走到3车厢,又走到10车厢,再回到我们所在的7车厢,他一直玩到22:00多才睡着。
车厢上的小床里睡觉,儿子睡得很不踏实,深夜哭闹了两次,一次是被尿憋醒的,一次是床太小无法翻身,头或脚总是碰到墙壁,被这狭小的地盘拘束,他当然无法像在家里的大床上睡得那么自如。
我想让儿子睡得宽敞一点,给他睡靠窗那头,我睡过道这边。我的一只脚拦住他,防止他翻身掉落地面,另一只脚搭在先生睡的那张床的边沿,他的被子扯过来一点,我的被子弄过去一点,刚好护住我的腿。儿子睡得踏实,我却睡得不舒服,脚好几次抽筋,只好起身活动一会儿再以同样的睡姿休息。有时,眼睛虽然闭着,但听着儿子均匀的呼吸,家人安详地睡去,耳畔盘旋着火车经过隧道的轰鸣声,车内的一动一静却清晰无比。等儿子要吃奶时,我又一骨碌翻起来,躺在他旁边给他哺乳,等他吃好了,再轻轻地滑到旁边,不惊动儿子。
第二天,儿子依然一遍遍奔走一个个车厢,拉着我,指着他要去的方向,要走好几次。有个邻床的姐姐逗他玩,才打发了许多时光。
第三天,火车到达兰州站。儿子很兴奋,扒着玻璃窗看外面的风景说“大”“大”“大”,字音压得特别大声,音调拖得很长,有秦腔的味道。当看到人群陆陆续续拖着行李箱下车,他不断地主动跟他们挥手“再见”。
买好到金昌的火车票,在兰州火车站旁边,吃了一份快餐,之后坐另一趟火车。
在火车站候车厅,儿子坐不住,到处跑,漂亮的动姐主动跟他打招呼,后来上火车时,动姐找到我们,说我们不用排队,可以从小红帽服务站上车,幸亏她的帮助,我们才不用和大部队一起挤着慌乱地赶车。
带着儿子,虽然辛苦,但是让他见识一下外界,我觉得很有意义。
到达金昌,天空阴沉,因前一天下了雨,分外寒冷。
一下火车,我们穿了厚的外套,给儿子也加了衣裳。
知道我们来,儿子83岁的姑奶奶和84岁的姑爷早早就在楼下等候着。姑奶奶被外孙搀扶着,姑爷拄着拐杖,胳肢窝那夹了个活动小凳子(累了就可以随时坐一下休息一会儿)。当四个老人(儿子的爷爷奶奶和姑爷姑奶奶)一见面,赶紧相互上前握手,笑容满面,互相礼让着、搀扶着回到住处。
姑奶奶他们住在绿化局,二楼,两房一厅一厨一卫,设备齐全,老两口住,很宽敞。楼下就是菜市场和商场,买什么都很方便,地理位置好。爷爷奶奶看过房间之后,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来。
姑奶奶于上半年出了一次车祸,在医院和家里调理了一两个月,好在,现在能够操持家务,打理两个人的一日三餐。这不,一听到我们来,便早早就准备了一大桌子饭菜,还储存了满满的一冰箱食物,说是为我们准备了一周的食物。这些,全凭她的身体素质好,才能抵过上半年的灾祸。看到姑奶奶仍然耳聪目明、走路稳健、身子骨硬朗,我很是敬佩。只是姑爷气血不太顺畅,会咳嗽,耳朵背,腿脚不太方便,生活起居全凭姑奶奶搀扶和料理。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结婚68年了,两人依然相濡以沫,举案齐眉。
儿子很好奇,左看看右摸摸,把整个房子转了好多圈,我跟在他屁股后面保障他的安全。
爷爷和姑爷一坐下来,便交谈各自的兴趣爱好。然后一人吹笛子,一人拉二胡。屋里琴声悠扬,儿子被吸引了,定定地站在他们的对面,静静地聆听。当听到音调高昂处,儿子拍着桌子,合着他们的旋律,头摇着,手挥着,脚踮着,嘴里唱着“啊啊啊,啦啦啦”,把两位爷爷逗得停下乐器哈哈大笑,而儿子却害羞了,转回身跑过来抱住我的腿,把脸藏起来,这一来,屋里的笑声更大了。
姑爷虽84岁,但记忆力挺好,以前他对音乐很有研究,特别是革命歌曲,即便事隔多年,对乐谱仍然记忆犹新。他去年陆续用文言文写了四五千字的自传——用钢笔写在硬笔书法纸上,他自己设计了封面和封底,是文学和艺术的结合。我们拜读他的传记,简洁,重点突出,事例典型,反映了他一声的坎坷、勤学、务实的生命过程。
第二天,我们去逛了金川公园。儿子很喜欢游乐场,抓着玩具马儿的扶手坐了好一会儿。
我们在丹霞湖游玩了一阵,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融,分不清南北方差异,到处绿油翠亮,夺目生辉。有很多人在跳广场舞,有人在吹唢呐,有人在拉二胡,有人在舞剑练太极。儿子拉着我不肯走,目不转睛盯着看,还蹲在地上,一边抠石头一边抬头看着舞蹈队。
晚上,大人们聊到深夜还没睡觉,儿子亦熬到23:30才入睡。
很多亲友打来电话,他们都为姑奶奶和爷爷的姐弟欢聚而高兴。
怕给两位老人添麻烦,影响他们休息,即便他们多次挽留,我们还是决定早些离开。看到姑奶奶和姑爷一切皆好,我们乐呵呵地笑着,并预约了下次再见面。
姑爷自己制作自传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