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外的往事(一)
什么是意义。
时间之外的往事(一)群友洛丽卡分享,
追求意义的过程就是意义。
第一阶段:狭隘的个人主义,自我,求生、求舒适、求享乐。小部分的人会被求生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注意力局限在自我,不能为家庭或社群贡献多少精神力量。
第二阶段:社会人,扩张自我意义系统,开始认同与接受传统的标准与规范,家庭、公司、社区或国家,成为他们主要意义源泉。大部分人停留在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自我,转向内心,内省,不再盲从认同,拥有独立自主的善恶观念,并且追求成长、进步。少数人攀升到反省个人主义。孔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国藩自承庸人,三十开悟,循序践行,写'下篇篇日记,用于自省,而后人品与文品统一-。
第四阶段:更少的人脱离自我,认同他人及宇宙共同的价值观,心甘情愿让自己的利益融入大我利益中。不为自我,得到确是更强大的我。相比较, 一个以我为中心,只谋私利的我,显得多么贫瘠,生命的底色苍白无力。
诚然,追求意义本身就是意义。
巧妙的是,这四个阶段都是以「我」为出发点扩展的,自我,自我周围圈,省我,大我从而强我,由小及大。我的快乐,我的价值,以共享代替私有,以独占变成传递。
为什么以「我」为出发点呢?因为每一个人都自然而然关注自己啊。认识你自己,很简单,却又难,是一个值得用一生去回答的问题。
我们大多数人都属于可以关注自己的人,获取知识的途径都必须从内挖掘,获取价值。这个途径包括实践啦,感受啊,反馈机制啦,奖赏机制啦等等。
但也有一群人他们获取知识与价值的途径却是从外自内,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贫瘠的,需要外界的养分而活,在这种情况下,意义又在于什么呢?
讲我小时候的故事。
我大概七八岁的时候,在乡下农村,其他小不点孩子还在玩土过家家的时候,有一个女孩子带领我玩拼图。就是从商店里买回来,把带有折痕的硬纸板拼起来,包装起来,或是宇宙飞船的内在模型,或是精致的森林小屋,又或是其他有趣的玩意儿。
惊奇的是,当她刚提起做这些小玩意儿的时候,我清楚地记得,自己并不感兴趣,她鼓励我一起玩,我便答应下来。
这些看起来毫无情感化认知的小游戏,回忆起来也无非是些小事。但当我阅读心理学著作探究童年对人生价值观塑造的影响时,却异常深刻。
这个幼年场景潜意识地告诉我,比起玩泥巴过家家,做一件东西往往是有意义的。毫无因果关联。
你可能会说,可能这些活动带给我的感受反馈,更加影响了我的认知,比如说,成就感,喜悦,战胜不可能之后的骄傲等等。
但我却想说,自己只记得朋友当时邀请我做小模型时的这一细节,至于完成之后的结果却是一点印象也没有,连是否拥有成就感的喜悦也无从得知。
你看,多么奇怪,即使对自己行为不懂或是没有产生感觉,自己的潜意识在教育自身认识世界的方式上,依然形成了一套逻辑,我认为做一个模型一件艺术品是有意义的,比起玩泥巴过家家之类的权利游戏(玩过家家基本就是在讨论谁当妈妈,谁当孩子),或者说,在判断事情的优先级上,因为「意义」的存在,我们已经形成了鄙视链,必定有一个是优雅的,一个是俗气的。
自省与复盘是「吾日三省吾身」教诲下种下的果实;跑步是本杰明 富兰克林「自律」下的坚持;懒散是曾国藩本是个笨小孩给你的原罪;你对动漫,小说,生活的态度有很大部分都来自于你的同伴……即使你后知后觉,也往往能在一瞬间清晰地回忆起当时错愕陌生的瞬间。
甚至你相信过「知识改变命运」,你也相信过「读书无用论」。意义是生活的判断,选择赋予你的,你的意义在于调和,调和所有的矛盾之处,达到和谐。
这些在你脑海中也许换个环境就毫无价值的东西,就是你的价值观,你的认知体系,就是你的一部分。
它们合起来困扰你的过程就是「意义」在教会你如何度过人生。
读到这里,也许你笑了。你会说,
你还是太年轻,不懂得生活,按照你说的你可能才到洛丽卡描述的第二三层而已。不懂得爱的力量,不懂得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爱给环境,证明自己活着
《相约星期二》莫里教授不就是这样认为的吗?
这两者并不矛盾,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