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菜鸟变大神!阅读必须掌握的7种分享方式
为什么我们很多人读书都觉得没啥用呢?
好像哔哩哔哩读了一堆,什么都没有在脑海留下。
其实读一本知识类的书籍,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分享,教会别人。
你会说,啊,我连自己都没有学会,怎么教别人呀?
我们先来看为什么读完一本书要做分享的准备。
1、为什么读完一本书要做分享?
带着要分享的过程去读书,就强加一个外部驱动力给我们,结合我们为什么要读这本书的内部驱动力,阅读的过程会更加有目的性,更容易让我们坚持。
(1)你肯定得会好看
大学的时候,80%的知识是在期末那几天学会的。因为你知道马上要考试,要输出了。
如果一本书你在看之前就发现要分享给别人,你还会漫无目的,优哉游哉么?
很难啊!
(2)你肯定会整理
这本书的知识框架是什么?
对于这方面知识我原来有哪些存量?
读完之后,新认识了哪些?
我准备讲什么内容?
(3)会让你“从新出发”
你要教别人,所以对方可能对这块知识的存量是不存在的,或者没有你深。
所以你就就得像一个师兄教入门的师弟一样。放下高段位学习者的心态,抛弃存量,尝试从新手视角重新去理解知识。
2、如何做分享呢?
(1) 画一张思维导图
知识类的书籍的书写框架一般都是成金字塔结构的,所以你很容易在读完后绘制出自己的思维导图。
不过要注意的时候,不是要你照着书本的目录画思维导图,而是基于自己的理解来画。
1355012259-1.png
但是思维导图呈现的是自己思维结构,你很难拿着别人的思维导图能看出什么来。
所以如果要做分享,最好的方式是,画完思维导图,开始尝试做读书PPT。
(2) 读书PPT
读书PPT是把一本书中的核心内容用PPT的形式呈现出来,它具有思维导图的逻辑结构,但是可以用图文呈现更加丰富的细节。
那怎么做好一份读书PPT呢?
先化思维导图,确定读书PPT的逻辑结构。
再确定每一页的文字内容
最后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呈现。
(3) 写一篇书评
那如何写一篇书评呢?
《如何阅读一本书》在分析阅读阶段是这样说的:
像是和别人进行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1)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2)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3)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4)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5)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6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7)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注意:关于最后这四点,前三点是表示不同意见的准则,如果你无法提出相关的佐证,就必须同意作者的说法,或至少一部分说法。你只能因为最后一点理由,对这本书暂缓评论。
书评写好后,可以发布在豆瓣上,如果你写得多,各家出版社的发行编辑们就会来勾搭你了,实现看书不要钱的时代就很快会到来。
当然,豆瓣只能纯文字的发表,如果你和小六一样喜欢图文结合来表达,最好的书评分享平台就是简书了。
链接:小六在简书的书评专题
(4)做一次演讲
尝试做一次演讲吧,把你读到的书本的内容变成你的演讲主题。
这时候你可以借助读书PPT来辅助你的演讲。
线下当然最好,比如Toastmaster之类的演讲俱乐部,一二线城市都有很多分部。
如果限制于地域或者没有多少信心,演讲不一定要找一个大的会议室或者去现场。你也可以通过微信群分享,红点,YY都可以放你发挥。
小六之前经常对着红点一个人自嗨讲课,因为红点有录音功能,我录完可以直接分享到朋友圈。
身边很多朋友就在尝试用这种方式做阅读分享,我也是得益于他们的分享,才开始练习写字,手绘,知识管理的。
无论是那种方式,获得反馈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否则很容易放弃,坚持不下去。
(5)参加读书会
参加读书会,分享你读过的书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吴晓波读书会、十点读书会、行动派、趁早、罗友圈···这些全国性的读书会在一二线城市都有。每个城市以书店、咖啡馆为主题的读书会也经常会有。
很多小伙伴问我怎么找到这些组织:
- 搜公众号
- 搜微博
- 搜知乎
这些公众号都会有运营编辑在管理,你只需要在后台私信一下,相信没有人会拒绝积极好学的孩子的。
来吧,少年(6) 拆书
一本书里面有多少个知识片段是你感兴趣的呢?
- 为什么感兴趣呢?
- 和你的个人精力产生了什么样的链接?你遇到过书中讲到的情景么?
- 你之前是怎么做的?
- 书中提供的这个方法能解决你的问题么?
- 你今后准备怎么做?
拆书帮的RIA便签读书法会让你轻松将书本上的知识跟自己的应用产生联接。读一本方法类的书怎么样叫有收获?就是能GET到里面的一两个点,改变自己,这就是收获。
出镜:简书作者An志国拆书帮是小六固定参加的线下社群活动。拆书现场并不像读书会一样的进行分享书本内容,而是围绕一个片段,大家激活各自的工作生活经历,产出“怎么做”的行动步骤。
An志国的文章:买百本书不如真正读懂一本书
(7)变成自己微课
杰拉尔德·温伯格 在《成为技术领导者》书中说:
对于难题,我有一套特别的方法。如果我想学一门知识,就安排自己去教这么课。等教课让自己感觉学得差不多了,就去写书。
将一本书变成自己的微课,需要你基于这本书的主题为原点发散去阅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题阅读。
比如小六之前想学手绘,就买了一堆手绘类的书籍来读。然后在群里面喊,有没有人一起来上手绘课?
我边教边学,效果比我一个人自己100天慢慢练习效果要好得多。
还有小六在学PMP项目管理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方式。我一边自学,一边把书本做成课程在公司内部做微课分享。在分享和解答别人困惑的过程中,我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而且不容易忘记。
3、大神们是如何读书做分享的
大神们读书后产出的宝库罗辑思维
罗辑思维的节目实际上就是基于书本
罗辑思维还有一个得到的APP,里面也是经常在各种书中去挖矿,分享给你一些新奇特的知识点。
如果你看罗辑思维的节目,然后也顺带勤奋的把他节目中推荐的书买过来看了。你会发现,咦,他讲得内容就是书上的一些内容嘛。
那为什么他能讲得那么好呢?
战隼
如果你想做读书笔记,战隼老师的读书笔记是你不能错过的。
他的个人网站:战隼的学习探索
秋叶
秋叶老师和他们的小伙伴们也是读书利用的高手。
读书PPT就是他们在运营,如果你想学习如何做读书PPT,去微博上@读书PPT就能找到组织了。
至于想把PPT做好,做漂亮?上网易云课堂,你会找到他们的课程的。好用不贵,200块钱以内快速让你成为PPT高手。
秋叶PPT的网易云课堂地址
4、大神为什么能成为大神
读多少书一点都不重要。
如果有人告诉你他一年读200本对你能起到什么震慑作用么?
一点也不!
但是他甩给你100篇书评或者读书PPT,再加几个系列课程,这才叫牛逼。
大神之所以能成为大神,是因为他们往往习惯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并转化为生产力啊。
END.
PS:请以上出现过名字的社区和APP的编辑们看到之后给我打5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