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农民的追梦过程

2018-05-30  本文已影响4人  ld熊壮壮

父子农民的乡村梦

80后的王义定干了两件事,让乡亲们目瞪口呆。一是放弃在城里经营的如日中天的超市生意,返乡当起了农民;二是父辈种了一辈子地,起早贪黑只够养家糊口,他却种田养虾致了富,年收入近百万。

父亲王康求,已于2011年去世,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在王义定的记忆里,五岁开始,他便和哥哥挽起裤脚,帮父亲打理家中的二亩四分地。天还未明,兄弟俩踩着星光下田扯秧,顶着毒辣的太阳放水,趁着天晴赶紧晒谷……可每到交学费,父母总是要把栏里的肥猪宰杀卖掉,才凑够两兄弟上学的钱。

王义定厌倦了父辈的生活方式,厌倦了农村的贫穷与艰辛。技校毕业后,他与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背上行囊,匆匆南下打工。改革开放让头脑灵活的王义定摘得“果子”。至2015年,他已拥有三家大型超市,年收入四五十万元。在老家双峰县走马街镇秋塘村,他已是乡亲们眼里的“能人”。

“王义定要回家种粮了。”2015年,伴随着村民们诧异的目光,王义定挨家挨户上门劝说大伙把已荒置的田地流转给他。走马街镇政府得知他的想法后,力促此事成功。很快,他创建了双峰县鑫盛农民合作社。如今,合作社拥有流转田地3000亩,各类农机设备24台,去年已交售粮食60万斤。

“父亲是个传统农民,我是职业农民。”站在自家厅屋里,望着神龛上父亲的照片,王义定徐徐向记者讲述他与父亲两代农民的不同。

王康求的二亩四分地种植的是传统水稻,一年到头仅有两千元收入,全家花销都不够。王义定流转了近3000亩田地,除了种植普通稻,还有生态虾稻和富硒稻,亩产2000斤,生态虾米售价6元/斤,富硒米在市面上售价12元/斤。

王康求带着老婆和两个儿子肩扛手提,起早贪黑。王义定雇了30多个人,全部实行机械化,治虫也是用无人机操作,闲暇之余,还帮附近村民收割。

为了除草,王康求背着化雾器,用水兑上除草剂,一点点的在田间喷洒。王义定走绿色生态种养,在田间四周挖了3米深,1.5米宽的水沟,放上龙虾,实行虾稻连种,龙虾不光把草吃光了,虾粪还是水稻的天然有机肥。如今,光龙虾一项,他每年毛利就有近百万。

遇到问题,王康求凭借经验处理。而王义定喜欢用手机一拨,直通省市县各级种养专家,用视频面对面求教。

王康求一辈子也没为这二亩四分地外出取经过,王义定却三番五次去浙江、江西、福建,北京,只为掌握更先进的种养技术和最新的市场动态。

令王义定感动的是,去年下半年,村民们选举他当了村支书。拓宽村道、河道清淤,安装路灯、重建村部、种植2千颗绿化树……村民们期盼已久的民生实事,王义定一件件落地。前不久,走马街镇党委书记王贵祥找到他,希望他能带领附近四个村,养上一千亩龙虾,实现产业帮扶,帮助乡亲们致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