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中国传统文化

“好男不当兵” 的风气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018-11-29  本文已影响2人  深夜冥想家

先说点题外话,“好男不当兵”不是自古已然。秦汉之前,情况相反,是“好男才当兵”。中国的士最早意思是武士。士人都以当兵为天经地义的责任,上场作战是一种乐趣,不能当兵反而是莫大的耻辱。泥腿子想当兵也没资格。一般平民包括工人、商人是没有义务打仗,只负责后勤补给,只捐钱不捐命。

周朝的贵族教育,六艺的“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与军事有关。春秋各国上至周天子,下至最低级的贵族士人,全都踊跃入伍。《左传》所记述的国君、诸侯、卿大夫亲自参战是屡见不鲜。《左传》里更没有一个贵族是临阵退缩,不愿意上阵。

到进入的战国时代,各国抛弃繁文缛节,进入更残酷灭国战争。原来只有贵族当兵,兵源就显得抓紧见肘。贵族在战国依然参战,但是军队里已经有平民,变法后的秦国更几乎是全民参兵,其他国家即使不强制也想尽办法让青壮男子服役。

西周、春秋的时候,打仗都是赵家人的事,百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是在战国杀戮之深重,屠城坑杀已经累及百姓,厌战心理反战情绪已经渐渐蔓延,其中诸子百家里,有孟子、荀子认为天下要定于一,有墨子和宋钘为和平而奔走呼号,搁在今天肯定可以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进入战国士人开始出现文与武的分离,有苏秦、张仪、邹衍凭借学识成为诸侯的座上宾,军事素养已经不是他们的必修课。古代武士的侠义精神,有荆轲、聂政继承,但他们不过是谁出价高,谁给面子,就给谁卖力的游士。

上层阶级开始文武分离,以及厌战情绪,已经酝酿着后来“好男不当兵”的情绪。

秦朝一统天下,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帝国,怎样维持国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秦始皇的对策是让最精锐的秦军驻守在三秦之地,而边疆就由囚徒、无赖进行边戍,因为他们没有留恋故国的思想,所以把他们发配到边远的地方并不危险,但是这成为后来兵匪不分的滥觞。

六国反秦是旧式爱国的回光返照,以后的爱国倒不如说忠君。周朝的贵族是国的一份子所以爱国,而帝国之后百姓都是皇帝的奴仆,旧式爱国自然就流产了。

不过对于统治者来说,无论军队是贵族还是流氓,最重要是打胜仗。陈胜吴广起义后,秦国一度无兵可用,于是调动骊山修建宫殿的囚徒,由章邯带领,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用囚徒为兵,结果打赢。汉初英布造反,形式一度不乐观,刘邦大赦死罪以下的囚徒,结果平定叛乱。

上层社会文武分离后,贵族不会当兵,但肉眼可见囚徒流氓还是能打。

卫国的责任就以强制手段转移平民,平民又花钱转移到贫民甚至流氓无赖身上。

这些流氓无赖本来跟当地的平民没有多少感情的联系,来当兵不过是混口饭吃,自然受到良民的轻视。

到了汉武帝,使用囚徒已经是常态,军队内还招纳外族雇佣兵。武帝二十五次对外用兵,起码有六次军队里全是流民、囚徒、外族人...表面上是征兵制,实际上已经是募兵制。

到东汉,更是只有中央军,没有能直接控制的地方军。从辽东到敦煌一线,中兴盛世的人民都不愿意放弃安逸的生活,跑去长城驻守。结果东汉的北部分别由乌桓、匈奴、羌人在边戍。所谓的大汉天威,绝大部分是外族人的战功。打跑北匈奴,依靠的就是南匈奴和鲜卑、乌桓。

依赖外族雇佣兵是危险,等待他们也叛乱反咬一口,局面会能以招架。后来爆发的羌乱使东汉彻底放弃经营西域。

在黄巾之乱的次年汉阳贼与羌胡联手东侵略三辅,皇甫嵩请求发乌桓兵,最后应劭决定使用陇西的羌胡。一众公卿公开承认用外族兵,就要忍受外族兵的骄横跋扈,胡作非为,宁愿忍受想没想过任用汉人的军队,民众都不是周朝愿意为国而战的士,士大夫也不是西周能文能武的贵族。可见整个东汉末年整个兵制已经是彻底崩溃。

内轻外重的情况下,董卓带着他的西凉羌人军队乘机占领洛阳。当时此时纷纷拥兵自立,东汉末的汉人不愿意到远方戍守,卫国无能,保家还是愿意出力,因此三国的外战反而打得有声有色。汉末已经有五胡乱华的条件了,只不过在曹操等好几位政治强人的组织下,才把局面延缓了一百年。

汉代的兵制问题之后困扰了中国两千年,只有隋唐继承北魏的军事贵族制度,实行半征兵的府兵制,成为汉朝后中国唯一扩张的汉人朝代。

关陇贵族在盛唐逐渐退出历史问题,兵制问题又摆上台面。在积弱内敛的北宋,王安石认清了问题本质后,上书提到只有叫良家子弟当兵,只有士大夫人人知兵、人人当兵,才能收拾山河,自主自立。

但是王安石的话没有人响应,“好男不当兵”的潜台词已经喊出来了,重文抑武的基调谁能反对?士大夫有科举致仕可以干禄,还要辛辛苦苦去当丘八?平民只知有家,不知有国,国是皇帝一家的私人财产,为什么要完我抛头颅去保护?

在近代成功构建民族主义国家前,这是无解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