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时放纵,后来难控
今天看《佛陀传》到41集,当斛饭王和妻子祥光发现已经劝阻不了儿子提婆达多的野心时,他俩有些后悔了。
提婆达多是佛陀的叔叔的儿子,是佛陀的堂兄。当初净饭王中年还没儿子时,一直很喜爱弟弟斛饭王的儿子提婆达多,而斛饭王和妻子祥光也觉得以后他们儿子会继承净饭王的王位。但是后来悉达多出生了,作为王储,悉达多的存在成了提婆达多以后当国王的障碍,于是祥光在斛饭王的默许下时时找机会害悉达多,斛饭王父妻也从提婆达多小时候就不断提醒他要夺将来悉达多的王位。一次次阴谋的失败,当祥光发现害不了悉达多,就想方设法地把悉达多往弃绝的道路上引,因为悉达多出生时,阿斯陀仙人曾预言悉达多将来是个弃绝者。而当悉达多离家寻求真理,并开悟成为佛陀后,他对祥光的以德报怨让祥光突然良心不安,也让斛饭王醒悟。这时的提婆达多因为迟迟得不到王位已经快要疯狂了。他看到父母因佛陀的感恩而有所改变时,非常气愤,要杀悉达多并阴谋夺取王位的心更强烈了。斛饭王和祥光此时想劝阻提婆达多,但是却发现已经控制不了提婆达多了,此时的他们才后悔当初对提婆达多欲望的怂恿和放纵。
看到这一集,我一下又想起今天在班上时,韩老师说起的事。
韩老师的二宝和魏老师的大孙子差不多大。魏老师当老师三十多年,工作极认真负责。魏老师退休后在家负责照顾婆婆,打理家庭,接送上幼儿园的大孙子上下学。魏老师在孙子成长上,有许多想法想在孙子身上实施,比如教导以传统文化,比如让孙子上一些兴趣班。可是儿媳却反对。儿媳愿让孩子学英语而不是传统文化,儿媳愿让孩子玩王者荣耀、吃鸡等游戏,说只有让孩子从小就玩玩这些游戏,将来孩子才不会沉迷于游戏。魏老师儿子前两年考去了北京工作,只有周末才能回来。为了周末一家能好好团聚,魏老师儿媳已经把孩子除口才外的所有兴趣班都取消了,并说孩子上三年级之前不会给孩子报任何兴趣班。看那意思就是孩子三年级之前给孩子快乐自由的童年。对此,魏老师是不赞同的,是着急的,但是孙子的教育她说了不算,儿子儿媳才是孩子的父母,是为孩子将来负责的人。而且,就因为她老想律料孩子,她孙子特别不亲近她,甚至特别愿意待在他姥姥家,因为姥爷从来不约束他。韩老师说起魏老师孙子的这些事,一方面为魏老师焦虑的事感到惋惜,一方面也感觉不是很赞同现在年轻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对此,韩老师觉得她大儿子的成长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韩老师大儿子小的时候,因为夫妻俩工作都忙,业余还开着店做生意,所以对孩子的学习并不关注。她以为一个小孩子能学什么,三年级以后再管不晚。只是三年级之后,韩老师已经管不了儿子了。一到三年级,对孩子的散漫、随便不加约束之后,想从四年级开始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从那开始,韩老师再也没能管得了她儿子的学习,以至于第一年高中都没考上。复读后上了高中,高考后上了专科。到现在,韩老师大儿子的行为已经不为韩老师掌控。韩老师都在为大儿子小时候没给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而后悔,所以,对二宝,韩老师格外上心。而相反的例子,韩老师说到了她以前的另一个同事,因为对孩子从小就从来不放纵,并且特别严格,因而孩子后来得以上了好大学。
对于孩子的教育,一办公室的同事们都一致赞同好习惯必须从小培养,绝不可随便、放纵,否则以后你想管都掌控不了。
对于大家关于孩子成长举的诸多事例,让我也陷入沉思。和许多家长相比,我们好像懂教育,可是仔细想想,我又觉得我们的教育思想似乎有些狭隘。作为老师的我们,似乎从来只相信从学习上考虑问题才是对的。可事实上又不完全如此。生活中什么样的事例都有,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成长轨迹。有时候我们和学生家长、年轻的家长都各执着教育的一端,不是偏左就偏右。我们没能与时俱进,他们思想则跑得太快。
但无论什么样的教育,在我们这个生存环境里,好像不惯孩子、培养好的习惯总不会错的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