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随礼
宁波慈溪这边有个风俗,谈恋爱的男女朋友第一次去对方家,只要互相发了红包,就视为确立恋爱关系。
关系一旦确立,结婚以前男方每年必须随三次大礼。
一次是春节,一次是端午节,一次是中秋节。
这随礼有讲究,或者六样或者四样,但必须是双份。
比如两瓶酒,两条烟,二份保健品,两份坚果。
男方送到女方家后,女方象征性收两样,其他全部退回。
看起来要送很多,其实收的没多少。
小子春节去女朋友家,老父亲代他操劳了这一切。
端午节到了,老父亲又要想着送礼了。
虽然小子和女朋友在外地,节假日不能回家。
恰女方的母亲邀请他们去摘慈溪有名的杨梅之际,又正逢端午节,爱面子的老父亲自然认为必须大张旗鼓地张罗一番。
好烟好酒好茶好粽子必须送。
于是摘杨梅的那次,吃了亲家堂弟家的农家乐大餐,带了满满一后备箱自家种的杨梅。
第二天送的礼的大头被女亲家母特意返回。
老父亲觉得不好意思,把双方父母送来送去的事告诉了小子。
小子不领情,批评老父亲不该花大钱搞这么复杂送豪礼,宣称他们两年轻人不会因为是否送礼影响感情。
老父亲是多此一举。
虽被批评,老父亲还是坚持做人得有礼有节。
不能让亲家母吃亏,老父亲决定给亲家母家再送一次。
这次送礼送给亲家母父母家。
春节的相处,老父亲喜欢上了这家人,更喜欢亲家母的老父亲,两人加了微信,成了忘年交。
一有机会就在彼此的朋友圈聊天点赞。
老父亲是重恩情之人,只要他看得惯他喜欢的人会为之付出满腔热血。
而老母亲却认为,给亲家送礼是孩子的事,孩子端午节没回家,这礼就不该送。
老父亲说,人性是通的,每个人过节总是有期待的。
他特意咨询了当地邻居,决定了应该去随端午礼。
端午节前一天,老父亲买了烟酒茶粽子,来到了亲家母的父母家。
两老人很高兴,但不知道女儿的亲家为什么会给他们送端午礼,快速搬来了亲家母来救场。
两亲家迅速赶到父母家,六个人欢天喜地聊起了家常。
不知道这父亲这礼送的对不对?大家很祥和,都很高兴。
父亲说,这是为了儿子。毕竟在这里我们没有亲戚,难得有这么好的一家人,必须珍惜。
他觉得值,因为这家人值得认可。
既然这样,就不管对错了,以真心待人,相必别人必真心相待。
祝这两家人真心相待,老人大人晚辈永远这么真诚,永远开心,永远快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