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与通识》:你可以没有知识,但不能没有常识
青年节快乐~
今天有点小激动,因为要聊的这本书是我很喜欢的阿城老先生的作品——《常识与通识》,之所以这么迷阿城,是因为读过他的书才知道,文笔洗练、有古意,语句短小却不失思想的深度,偶尔的几句戏谑之语,也意趣甚多,再没有第二个阿城。
通过阿城的《常识与通识》,我们得以思考:常识是什么?常识不是社会中人人都有的最起码的认知吗?为什么还要关注常识?什么情况下,人会丧失这种最基本的常识?常识得而复失之际,又会酿成什么危险呢?……
首先第一问,关注常识的阿城,何许人也?
百度百科是这么介绍的:阿城,原名钟阿城,1949年出生于北京市,祖籍重庆市江津区,中国内地作家、编剧。阿城中学还未结束,文革便开始了。高一,他学业中断。1968年,阿城下放山西插队,并开始学画。为到草原写生,到内蒙古插队,后到云南建设兵团农场落户……
敞亮,但不是真正的阿城。不过我特地放了他的经历在这里,也算是能窥见一二阿城关注常识的原因,权当埋个伏笔。
在认识的人眼里,阿城显得更立体,也更有趣:“阿城当然是好厨子;也是好木匠,能修护难度极高的明式家具,他最早横越美国的旅费二千美元就是这么赚来的;是好汽车技师,自学而能,亲手组装过六七部福斯的古董金龟车卖钱,最后一部他舍不得卖,红色敞篷,我看过照片,阿城戴墨镜摄于车旁,人车俩皆拉风;而最有趣是阿城还教学生钢琴,这是旅居纽约的名作家张北海泄露出来的,提起这事阿城难得有点尴尬,暗骂了两声。
阿城的文字,得品。
《常识与通识》里一共收录了阿城的十二篇文章。在《思乡与蛋白酶》里,写家常菜:“看来问题就出在家常菜上。家常菜原来最难。什么“龙凤呈祥”,什么“松鼠桂鱼”,场面菜不常吃,吃也是为吃个场面,吃个气氛,吃个客气,不好吃也不必说,难得吃嘛。家常菜天天吃,好像画牛,场面菜不常吃,类似画鬼,‘画鬼容易画牛难’。”
《爱情与化学》里写“景象和视觉艺术则是通过视神经刺激情感中枢,听觉和视觉联合起来同时刺激情感中枢的时候,我们难免会呼天抢地。不过刺激久了也会麻木,仰拍青松,号角嘹亮,落日余晖,琴音抖颤,成了令人厌烦的文艺腔,只好点烟沏茶上厕所。”
三言两语,深刻、幽默,将要表达的刻画地淋漓尽致!
言归正传,回到常识。
为什么会有常识比知识还重要这一说,阿城对这一问题的清醒思考,很大一部分跟他的经历、思考有关。
回归常识的世界,相当于是给思维上了一道刹车系统,能阻止人无边无际地胡思乱想下去。
因为常识,我们不会相信龙卷风把谷子卷上天之后会再下三天,不会相信在60、70年代的时候一亩地能产出10万斤稻谷、更不会相信一只猪养一年就能长900斤……
阿城真正担心的,可以总结成四个字:“意识形态”。
种了几千年地的农民不会不知道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收割、大概能产出多少;即使没见过龙卷风,也知道龙卷风会自动下稻谷的情形只能出现在小说里;专业养猪户也知道一只猪吃什么长最快、但也绝不会一年长900斤。
但我们的经验,或者历史的经验就是,当沾了意识形态带来的号召,那么常识就会消失。而丧失了基本的常识,是灾难。
这个世界的运转有其规律,人的力量显得渺小甚至不值一提,哪怕终其一生的努力,也仍难造就伟大。
而当我们把欲望通过快速的方式来实现的时候,这种催眠式的“信仰”,表面上具有进步意义,让人看到巨大的希望,但明天的终究是明天的,这种伟大就像泡泡一样,一碰就破。
而在常识的世界,不会有一蹴而就的伟大,充满了经验,充满了沉淀,却让人踏实。
今天就到这里啦~
我们经常会讲知识的重要性,而少谈常识,而恰恰其是容易被忽略的,希望能引起你的思考。
欢迎留言给我~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喜欢我推荐的书,或者没时间看书,就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呀~
微信公众号: 跟大米一起读书
给有趣的灵魂加点料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