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运营之光》
作为一个初入运营的小白,在没有一个合适的领路人的情况下,往往有这么三条路:要么自暴自弃,要么自求多福,当然,还有最难的一条,就是自寻出路。
刚入职一个TO B的初创企业,整个运营部只有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所有的运营体系都要我一个人建立,没有人指导,也没有人给方向,有的只是各个领导出于好心的指点,但是这些指点都是不成体系的,这种指点反而给我带来了很多困扰。
这种情况下,对内无法得到专业的指导,只能对外寻求帮助。而最快捷,也是最成体系的方式,就是看书。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买了两本书——黄有璨的《运营之光》,以及陈维贤的《跟小贤学运营》。
整体而言,黄有璨的《运营之光》视野更宽广,关注的是比较宏观的运营,也更成体系,像是一本战略指导书;而陈维贤的《跟小贤学运营》相较而言,内容更接地气,具体的实操内容较多,更多是一本技能指导书。
对我而言,第一本书的重要性更高一些,因为在没有人指导的前提下,如果不能从一个较高角度去看待运营工作,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搬砖工作而已。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价值,是将一些碎片化的运营知识体系化,这本书部分内容整理如下:
一、3个运营底层工作方法
1.对新鲜事物的高度敏感(及时捕捉热点)
2.深入了解用户,甚至模仿、成为用户,从而拥有对用户的洞察
3.学会更具有打动力和说服力的表达
二、4个运营思维
1.流程化思维:将事情流程化,对每个流程节点进行思考
2.精细化思维:对不同的用户,用不同的运营手段(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3.杠杆化思维:做好一个点,以此撬动更大的成果(维护好一小部分核心用户,从而撬动更多用户)
4.生态化思维:让事情形成自发展的闭环,类似生态圈,能够稳定持久地发展
三、3个运营规律
1.切忌短视、线性思维: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
2.产品早期,切忌过于关注用户增长
3.产品早期,注重口碑
四、4个产品阶段的运营侧重
分为两个维度:
1.产品发展阶段/所占市场份额
2.产品形态和业务类型
4.1 探索期
做口碑:挑合适的用户、获取早期种子用户并额外关注
4.2 快速增长期
获客:通过各种推广、补贴,抢占市场(开始精细化管理)
4.3 成熟稳定期
品牌建立、活跃用户、商业变现
4.4衰退期
延缓衰退,寻找新方向(一般无解)
五、运营规划
从三个维度思考,得出一个结论
维度一、商业逻辑
1.1 直接售卖(电商、O2O)
1.2 免费+增值付费服务(印象笔记)
1.3 免费+流量/数据变现(今日头条)
维度二、典型用户行为频次
2.1 一次性使用(托福):重点在于新客的获取、转化、客单价、口碑
2.2 低频(求职类App):品牌推广、渠道铺设
2.3 高频(社交类):各种手段培养用户习惯(补贴等)、撬动现有用户,形成病毒传播及增长
维度三、用户是否形成某种关系
3.1 打造合适的氛围
3.2 制定规则和边界
六、运营体系的搭建
1.保证基础业务的顺畅流转
1.1 梳理主业务流程
1.2 该流程中,运营的具体工作
2.将“开源”&“节流”变成固定动作
2.1 开源
-
梳理用户来源
-
围绕用户来源,进行常规性运营工作
2.2 节流
-
梳理流失高发节点
-
寻找流失原因(用户访谈、数据分析)
-
针对性降低流失率(福利折扣。流程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