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与精英的对话——熊逸答万维钢国学三问
上周在得到上,万维钢老师的一篇长文拉开了一场关于国学的激烈辩论,万老师怀着谦逊而对熊逸老师提出了三个尖锐的问题:
- 所谓"国学",到底是对全人类都有的价值的通用学问,还是仅仅是一个地方性的风俗学问?
- 中国文化中有哪些仅仅是历史遗迹,有哪些对现代社会仍然有用?
- 我们对中国文化是不是非得“仰望”,能不能站在现代的高度“俯视”国学。如果一直仰望,怎么能够发展?
首先,万老师通过“两个沮丧时刻”所产生的焦虑,即所谓总有自己无法企及的学问和“中国文化”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来引出第一个问题,国学的价值有多大的影响范围?
熊老师的答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师所站的高度,首先,熊老师批评了所谓精英的群体认同,因为眼界太小,心理学上存在的“内群体偏袒效应”让人们不自觉对自己划分归属,从而有了各种各样的人群划分,然后不同的群体之间就开始区分、贴标签,然后对抗甚至排挤。如果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问题,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那么就不存在东方人,西方人的概念,也就没有群体认同。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焦虑,文化不分国界,因为“国界”来自人心。
知识的传播是有地域性的,熊老师举例说黄帝内经中很多观点的基础都是从中国地势的西高东低从而演化出的阴阳变化,看上去黄帝内经本来就是一个地方性的风俗学问。然而,“阴阳”的概念如果深入理解的话会发现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地方性的,熊老师借用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的《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中对两个群体之间划分的二元结构对“阴阳”这一概念所蕴含的基本哲理进行了解释。最后,得出“国学”其实是有普适性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揭示的真理具有通用性。
第二个问题,哪些中国文化对现代社会有用的问题?熊老师并没有正面回复,而是提出了一个反问“为什么一定要有用?”,实则是批评了现代社会实用主义的思想。熊老师用了王国维的哲学观点来批判了中国历史上没有过真正的哲学,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因为人们总抱着一切知识需要有用的观点来评价文化和思想。哲学是“无用之用”的大学问,哲学看似无用,却能解决人的基本问题。
第三个问题,万老师的依据很发人深省,现代物理学家从来不会把爱因斯坦当作“仰望”的对象,所以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在不断地超越前人,不断地质疑权威中才能有所发展。那么国学这门学科现在却成为一种“顶礼膜拜”的学问,是否已经丧失了它原本的意义,而成为了一种“宗教”?其实万老师的思考是有些情绪的,现在社会上充斥着各种“伪国学”,只不过是打着幌子来圈钱罢了,所以让万老师感觉很不齿,是对学问的糟蹋。
那么看熊老师怎么回答,熊老师一反常态地提出一种更极端的观点,“为什么一定要发展国学?”历史上的很多哲人的思想都对我们的文明产生了奠基性的作用,然而今天的社会就一定要接着发展他们的思想吗?
然而对于“国学”的仰望,熊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时候“仰望”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像“精英”那样注重个人自由和选择。宗教并不是不值得仰望的,万物存在有其必然性,而“精英”会带着不相信的眼镜去看待宗教,却忽略了宗教对遭受苦难的普通大众人性的“慰藉”。普通人的生活中如果有一件值得仰望的事情,未尝不是一件幸福而满足的事情,信仰就是给自己不断地提供精神力量的源泉。而国学的“宗教化”的原因有两点,其一人的信仰会觉得自己的“神”是最厉害的,其二就是古汉语的模糊性。而至于到底要不要发展,熊老师的反驳中似乎也表达出这样的含义,“国学”当其内涵被人们吸收之后就会衍生出更多的形式,并与时俱进,渐渐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看完两位老师的精彩的三问三答,大呼过瘾,万老师的犀利发问和熊老师绵里藏针的回复,让我感受到两位老师思辨之深刻,学识之渊博。他们对待社会问题的思考的角度和对待疑问辩解的严密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很久没有看到过这样深刻而精彩的辩论。
自己的理解能力和知识量有限,而且摘录的也不一定那么到位,所以以上内容并不一定能够反应出两位大师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大家看摘要不过瘾的还是去细细品味原文吧(原文在得到两位老师的专栏文章,尊重版权就不粘贴了)。
看完两位老师的问答,思考良久,问题的答案永远千变万化。也试着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三个问题做了一下回答。看完大师的答复,再看看自己的,真的是差距太大啊,高山仰止。
1.国学的影响范围?
“酒香不怕巷子深”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永远不会只在一个地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经典的内容其实早就在世界各个地方传播了,老子所著《道德经》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孙子兵法》也因为其深刻的军事思想成为很多企业家必读的书。(国学是否代表中国文化,还是有特殊的定义)
2.国学哪些有用与无用?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特定时期的思想都会有其所适用的范围,但是真正经典的思想是长久地普适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世间的知识到底哪些有用,哪些无用,这个问题怕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出来,因为即便有人通读四书五经,也并不一定就能准确地理解其中千千万万的可能性。在熊老师前面两周的课程中,春秋三传很多解读都是服从于意识形态的,同样的文字在不同的政治局势下就有不同的含义,而像周易这种蕴含着大自然普遍规律的经典,也是能在各种各样的场景中找到“意义”。
无法分辩有用无用,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取舍呢?我觉得读书不一定非要抱着“有用”的心态,有些文字可能现在对你没有意义,可是当你真正遇到的时候就会豁然开朗,那种顿悟的感觉相信不少人都有过体会。
3.国学要不要发展?
任何一门有价值学问都是会发展的,只是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某些误导。就像神话传说本身就是一种人传人的故事,带有批判性的看国学,是应该的,而且我们也要清晰的认识到目前社会上对“国学”热的现象及其本质。中国人的信仰问题需要一个出口,如果一直没有信仰,这个社会的矛盾就会不断加剧,而此时的国学或许正好迎合人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