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群家排篇①什么是家排 - 草稿

2021-07-07  本文已影响0人  宴群

德国心理治疗伯特.海灵格老爷爷经过30年的研究,发展起来的。

通过现象探究问题的根源,

呈现隐藏在现实背后的影响因素

海灵格发现,在家庭系统中有一些隐藏的,不易被人意识觉察到的动力,操控着家庭成员的关系……

爱的序位并不跟随社会及文化的标准,或者规则运行。

而是在这些社会及文化的标准或规则之上运行。

如果我们跟随爱的序位,和家人相处关系就会很好,

大家都能够快乐和健康的成长,如果我们忽略了它,家人会受困扰,

这些困扰就是牵连!

什么是牵连呢家人们?

可以说是重复着一个人之前的家族成员的命运,

而很多牵连的开始,是儿童早期,凭着对父母单纯的爱,企图接过父母的问题引起的

今天在这里,我们主要运用的是海灵格他老人家,家庭系统排列的一些理论,

海林格在总结大量的个案后发明了一种治疗方法,那就是家庭系统排列,

他发现了许多身体心理的重大疾病,生命当中的厄运,意外的变故,情感不顺利,家庭的失和等等的能量不顺畅,都和家庭系统排列有关,

它不但发现了这个原理,还总结出里面的很多重要的系统法则和规律。

我们的家庭系统篇,我把它整理成四个部分,

第1个部分会讲一些家庭背后的秘密。

第2个部分是疗愈与父母关系的一些步骤。

第3个部分会有一些更加深度的专题,包括一些亲密关系,亲子关系,金钱关系,给原生家庭那些更深的牵连和纠缠。

第4个部分我会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超越原生家庭,做最好的自己,怎样才能自我接纳自我欣赏,重新去建立自己潜意识的信念,我们将超越原生家庭的框架去和更大的力量进行连接。

在这个课堂里我们不但的学习到一些家庭系统的理论,

还需要学会一些步骤,

一点一点的,脱离原生家庭的束缚,最终获得疗愈。

今天是我们讲家庭体统排列的第一篇,

《家庭序位》的一个重要部分,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究竟是什么?

我们会学习到

1.了解原生家庭的原理,

2.童年为什么那么重要?

3.原生家庭的强大连接。

4.回关你的原生家庭。

那我们先讲原生家庭的原理

原生家庭指的就是一个人,从出生童年,到成年,经历的家庭的环境,那么这个家庭的环境里面都有谁呢?

当然都有父母.兄弟姊妹,也有的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的可能不是跟随他亲生父母长大的,还有可能是养父养母。

在从一开始就讨论原生家庭这个主题,是因为原生家庭对我们个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包括心理上,事业上,财富上,婚姻等方

著名的心理学家卡而荣格曾经说过,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越大,孩子长大以后就越倾向于按照幼年时候的世界观,来感知和观察这个世界。

因此在个人的心灵成长上,作为个体的第1关,其实就是重新回顾原生家庭,疗愈原生家庭的创伤,在原生家庭的这些关系当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和父母的关系。

孩子从哪里来家人们,

由父母生出了孩子

他们的关系就像个坚固的三角型。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最初始的最原始的爱,

当我们刚出生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多道德判断和好坏的分析,

那个时候我们所依赖的所有的东西,都是由父母给我们的爱和照顾,

所以对孩子来说,这种爱是一种原始的爱,

在孩子出生的时候,仿佛这种爱就像是他生命中的天和地,

父母的爱,决定了孩子们的生死,

所以呢,从某个角度上来说,父母是我们生命来源的管道,也是爱的来源。

父母和孩子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的,即使你从小不在你的亲生父母身边长大,也是有父母爱的传承,有能量的传递。

其实我们人生的上半场基本上是有原生家庭的印记来主导的。

爸爸妈妈的格局,心态,爸爸妈妈行为,语言,直接影响着孩子,孩子就像是一块海绵一样,就照单全收了。

在2岁以前我们都没有分别的能力……

6岁之前,基本就学会了看人脸色就知道是放松的还是紧张的,孩子学习到的.很多的时候是大人的情感模式。和行为模式。

就是在童年让我们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和对世界的观点,所以原生家庭对我们一生的上半场是非常重要的,

最麻烦的是,不是我们人生的上半场我们的童年被导演了,

而是我们人生的下半场仍然在被安排的模式里面重复播放……

通过大量的调查

如果我们在一个冷漠的或者充满暴力或者不忠诚的家庭里面成长,当我们成为了父母之后,你会发现和你小时候你做孩子,你的父母和你现在是惊人的相似。

我们的行为模式又会影响到我们孩子的未来。

那我们这种处事模式.都有双方原生家庭的影响。

比如缺乏安全感,不自信,不善于沟通,自卑缺爱,没有归属感,同时又很渴望被照顾,却找不到这种力量,总是觉得很无力,

还有的通过情绪来表达,他们会非常情绪化,甚至有时候会不自觉的去复制父母的情绪,然后很讨厌他们的父母,也许是憎恨父母的一种情绪,也有可能是悲伤,恐惧,抱怨,有可能是唠叨,也有可能是暴怒。这样的朋友呢,你不妨问问你自己,你哪个地方像你的父母?

父母对待你的方式.是不是有点像对待别人的方式?

或者是你对待自己孩子的方式?

也有的人,畏惧婚姻,他们对婚姻不信任,也有可能是复制了父母对异性的一些观点,所以他们自己,对男性或者对女性有着不同程度的偏见,或者是憎恨或者是厌恶,或者是没有安全感,就觉得婚姻不安全。

也有的人呢,没有办法自我表达,这类人呢通常是自我价值感低,所以并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他们要么害怕权威,

跟上司,领导相处很困难,

要么就不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因为觉得不值得。

也有的一些人,会在意别人的看法,经常猜测别人怎么看他。

这一些都是原生家庭留下的烙印。

我本人曾经以为呀,当我长到18岁以后,我就可以自由了,

通过学习才知道,我并没有得到自由,我依然被原生家庭的这些束缚所捆绑着。

有的人,总是会选择一些复杂的亲密关系,他们不会选择那些很正常的.能够给你们带来健康和顺利的婚姻关系,反而会选择那些高难度的,甚至明明知道选择以后不会有好的结果的关系。

也有的人总是没有办法照顾好自己现有的家庭,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得去拯救他自己的父母,让父母过得好才是更重要的事,因此这种人,冷然是处在原生家庭的纠缠和制约当中,

还有一类人,觉得自己做什么事情都得不到允许,或者说是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同.和允许,这是因为他在童年的时候,在原生家庭当中,他内在想被赞扬被看见,被认同,那份渴望还没有被满足,当这些渴望没有被满足的时候,这份空洞其实是没有办法被填补的。

即使是在他长大以后会在亲密关系当中,在事业当中,在朋友当中,在权威当中,一次一次的寻求别人的认同,只是想证明现在我足够好了。

亲爱的家人们有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孩子明明想活好,但是却逃脱不出这种动力的趋势?

在潜意识当中,孩子是忠诚他的父母的,虽然孩子表面上可能有憎恨父母,但大量的案例告诉我们,孩子内在是忠诚于他们父母的。孩子会重复一些和父母相似的命运,甚至是恶运,包括去重复他们的情绪,重复他们的疾病,重复他们的婚姻模式。

1.比如小的时候被父母打骂的孩子。

有的人当想起他父母打他的样子的时候,他的下意识的就浑身发抖。

也有的人不当辱骂害孩子,然后还侵犯孩子的隐私。肉体的伤害已经够伤害了,人格伤害对孩子的影响是更大的。有的父母无意识的去耻笑孩子,削弱孩子的力量。

3.家庭的状况造成的情感伤害,你的父母相互经常吵架,相互诋毁婚姻破裂以后呢,或者是一方消失了。或者是孩子两个人都不要,扔给爷爷奶奶看。

4,再就是来自父母的管束太严,因为父母觉得孩子太重要了,于是把关注力都放到孩子身上,对他们的要求很多。对孩子的未来有一个大大的期待,所以常常对孩子不满。

5.再一种伤害更大,比如猥亵,精神上的伤害或者性别上的歧视等等……

心理学里有个三角拯救者,加害者,受害者

有些人,会抱怨他们的父母不完美,觉得他的父母不配做他的父母,他的父母不懂得怎样去给他们爱,他反而认为在他的童年的经历里,父母是那个加害他们的人。

觉得父母总是控制他们,指责他们,抱怨他们,没有给他们爱,没有给他们关心,不给他们足够的认可。是父母给了他那么多创伤暴力,伤害,冷漠,是父母不给他一个完美的家庭。是父母做了那么多的错误。

甚至是父母做了一些令人羞耻的事情,他们是没有资格做自己的父母。

是父母掌控了他们的命运,所以他才自己变成这样的。

是父母的原因导致他的生活过不好.的这是一个受害者的角色。

他觉得是父母害了他,父母是那个加害者。

所以他自己就理所当然的做了一个受害者。

他内在的声音就是我好可怜呀,我好无辜啊,我是没有责任的,这都是你们的错,我没有办法做决定,我现在没有力量。

这一切的过错都是由你们来负这些责任,不是需要我来负责任,我是无辜的。

其实啊潜意识的动力,没有那么简单,

当你觉得父母是一个加害者,你是一个受害者的时候,不知不觉的,就会隐形的报复父母。

你不说我不行吗?对呀,我就是不行,我就是失败呀。失败给你看。在受害者的潜意识里面,是不允许他自己成功的。

受害者有一种清白感,作为受害者是可以放松的,因为受害者可以把所有的责任推给对方。

当受害者熟悉了自己的角色以后,潜意识会让他维护在这个受害者的这个优越感当中,

所以他会破坏自己的成功,破坏自己的未来,

让父母来承担过错,也就是说受害者会变成一个隐形的加害者,

所以,当一个受害者变得失败的时候,他的潜意识里面会带着一丝快感,这就是潜意识里面隐形的抱负,

而这种失败这种抱负只是让他的父母产生受害,产生愧疚,产生自责的一种动力。

还有一种是拯救,拯救也许在他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吵架,他特别想去帮助。当父母感情不和的时候,孩子总想卷入其中,去为这个家庭做一些平和,因为他不想失去父母任何的一个。

这就是拯救的模式,

怎么会呈现呢?他会在他的工作中,家庭中容易出现,

比如.在工作中的时候,他就喜欢挑难度大的工作。

在婚姻当中他也会找一些不容易成功的婚姻,或者去拯救一段高难度婚姻,或者是对方条件很不好的这样的婚姻。

重点,从序位上来看,

我们并不关心你童年到底是谁的对和错,更关心的是,我们怎样可以不做那个命运驱使的烈士。

在前面我们讲过。尤其是孩子在0~6岁的时候,这段期间的信念呀,价值观呀,自我的定力啊,自我的身份判断会逐渐的定型。

所以我们要认真的了解自己。

下面给同学们每人5分钟找个搭档,各自找到与自己响应的部分,可以表达出来。来了解自己。

好家人们我们回忆一下刚才的内容,

原生家庭为什么从以上这些方面会影响到我们呢?

这就是一种动力的趋势。

1.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当中,孩子是忠诚于他的父母的,虽然孩子表面上有可能是憎恨父母,但实际上,大量的案例在告诉我们,孩子的内在是忠于他们父母的。

孩子,会重复一些和父母相似命运,甚至恶运,包括重复他们的情绪,重复他们的疾病,重复他们的婚姻模式。

2.在原生家庭当中出于某些原因,想要代替某一个人去承担一些责任,比如说有的人觉得自己应该代替那些兄弟姊妹,成为家庭里面照顾所有人的那个当家人,他要去支撑起家族的那些兴衰荣辱。

3.想去拯救某一个人,想要去改变父母的命运,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好,但目的是去改变他们的厄运或者悲惨的命运。

4.仍然处于内疚的状态,因为我们认为曾经伤害了父母或者曾经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但是这种内疚并无法消失。

所以以上这一切呢,是因为处于家庭系统里面隐藏着很多的动力,

这些都是需要去清理的,如果你没有发现没有去清理,你也没有办法逃脱你命运的重复。

那为什么我们童年的经历。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占的权重比较大呢?

我们人类的潜意识为什么要去这样设计呢?

我们一起想一想,在我们童年的时候像一张白纸无意识的吸收着所有的事情,无论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之后将其固化他们,然后像程序一样的周而复始的去重复运转。

我们的祖先是动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那个时候还是动物的祖先生活在丛林里。在丛林的环境当中,人们需要的是一副更加适合于生存和繁衍的信念和情绪的大脑,

最快速度的帮我们对环境啊,安全呀,危险认知和固化,形成一种自动的反应模式是最适合的。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哈,

动物是不能等到18岁才能去形成一套对于外界认知的

动物出生以后,

必须尽快的掌握对于周边环境的反射呀,能够先天的躲避猎物的追杀呀,

所以我们的大脑最初设计的设定是为了让我们祖先在丛林里生存下去的,

在我们的童年时期尤其是3~6岁的时候,主要的信念和价值观是去判断我和这个世界的关系的,

我到底是不是有足够好,

我到底是不是被允许

我是否有资格,

我是否有力量等等。

所以在6岁之前基本上就已经固化形成了一些东西,这就是我们曾经在童年形成的一些生存策略。

所以原生家庭啊,童年的经历是我们最初的体验,是我们对这个社会最原始的体验,它也塑造了我们的个性。

我说到这里,也许有些同学的反驳说,我和我的父母已经隔绝关系很久了,或者我很多年不和他们在一起生活了。

甚至我的父母都已经不存在了。我和我的原生家庭的副作用不就结束了吗?

亲爱的能量这个东西啊,它不是这样的。

比如一个孩子对父母有怨恨,有否定,有不满,有梳理,想要反抗啊,漠视你的父母,想要去评判你的父母,结果是什么呢?

结果是你们两个都很强烈的连接在一起,

因为当你想要去恨一个人的时候,想要去责怪一个人的时候,想要去抱怨一个人的时候,想要去埋怨一个人的时候呢,

在潜意识里,你经常要去看他,你必须得去关注他,你才能够恨他,所以呢,在你的内在,虽然你的意思是恨他,但是你们两个是连在一起的,

什么是连接呢?就是你投入了很多的能量在其中,所以你们两个必定影响到彼此,

有的人对父母的爱十分的盲目,他们想去改变父母的命运,或者是婚姻,想要去拯救他的父亲和他的母亲,因父母过得那么辛苦。其中某一方呢,也许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可是最终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你们的命运会牵扯在一起,这是一种很强烈的虚伪混乱。

也许有些人没有意识到,当你憎恨某个人的时候,你其实也变成了你憎恨的那个人,这样看起来很可笑,但是却重复的发生,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家庭系统中隐藏的规律,你恨一个人并不代表你和他没有关系,恰恰相反,很多的时候,你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我们浸泡在家庭系统的海洋里,我们每一个毛孔都呼吸着和父母相关的信息能量,我们并不只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系统的成员,就像生长在家族系统树上的一颗果实果实,想要成为自己,但当它生长的时候,它的每一个细胞都带着家庭系统的烙印。

类排列和加家排有雷同的效果,

方法简单易操作

生命像的长河,不星是我们眼睛看到的这一点……

比如,有人感觉自己莫名的情绪连自己也说不清,

自己总是快乐,金钱到一定程度容易坍塌,

比如序位

第五天冥想课,《神圣的序位 》

大家好,我是卢熠翎,今天冥想的主题是:神圣的序位。在今天,我们要去探索一下我们和父母之间的位置、关系。所以,先请你找到一个舒适的地方,能够用一个舒服的姿势,能够坐好,全身放松,做几个深呼吸,把你的双手的手心能够向上,放在你的膝盖或者是大腿上,让你的双脚能够平放,能够踩在地面上,去慢慢的做几个深呼吸,去感觉到你和你自己的身体现在连接在一起(深呼吸)。现在,我邀请你闭上眼睛,去想象面前是一块空旷的空地。首先我邀请你能够在这个地面上、空旷的地面上,去排列自己的父亲,去想象你可以给他一个站立的位置,有距离、角度和方向。因此这是一种本能的直觉,就如同你想象面前有一块正方形的大的空地,然后你想把你的父亲本能的、直觉的排列到哪个位置上呢,然后再排练你的母亲。因此这两个人的位置并不一定是很理想的,也并不一定是面对面,或者是肩并肩的,只是通过你自己的直觉,你自己的感受。你觉得这两个人应该被排列在在怎样的位置上。然后是去排列你自己的位置,就像你自己也走进了这个画面,这个空地。因此你们三个人处在三个位置上。去看一看,现在处于他们的中间、身后、面前,还是怎样的位置?他们两个人的距离、朝向,表达了怎样的信息呢?当你站在现在的位置上去看着他们两个,你的内在有这样的一些情绪,是快乐,是无奈,是悲伤,还是愤怒,你想要去干涉和改变这个局面吗?还是可以完全的放手和接纳,当你站在这个位置上,你的身体有怎样的感觉。你有哪些的情绪?有哪些的内在的画面和对话。当你在这个位置上,你去判断一下,你是否很想要去干涉和改变他们的命运,你的内在认为说你自己更大,还是更小。你是不是还对父母曾经如何对待你耿耿于怀。当你看见你的父母,如果你还有怎样的一些情绪,未完结的事宜想要表达,你现在可以说出来。你说当我看见你们,我感觉到——有可能你感觉到委屈、愤怒,感觉到思念,都可以表达出来。你又是如何看待父母的命运、他们的婚姻呢,你觉得他们的命运公平吗?你想为他们而打抱不平吗,现在我邀请你做个深呼吸,然后去调整一下这个画面。你的父亲站在你正对面的左手边,你的母亲站在你正对面的右手边,他们肩并肩站着,你可以站在他们的对面,去感觉一下你的距离,不要太远,也不要太近。然后想象你可以站在他们的对面,然后坐一下,就像一个孩子一样的去仰视他们,无论他们发生了什么,是相互的争吵、关心、冷漠,还是婚姻出现了什么问题,都没有关系。你只是坐着,像一个孩子一样的,仰视的看着他们。你对他们说,你们是大的,我是小的,那是属于你们的一切,你们的故事和我没有关系,这是我自己的位置。如果你有兄弟姐妹,也可以想象,你把兄弟姐妹也待在你的身边,去想象你们可以围成一个半圆,面对着父母,手拉手坐着。无论你的兄弟姐妹是否存活下来,都把他们带入这个画面,从顺时针的方向,兄弟姐妹按照大小顺序坐着,对。去感觉到你和你的兄弟姐妹们手拉手,坐在地上,一起仰视着你的父母,有很多的事情都属于他们自己,你们只是你们,你们只是孩子,所以做个深呼吸,去想象该属于他们的,都由他们自己来承担。也就是说,我尊重你们: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是大的,我是小的,你们给予,我们接受,这才是序位的法则,做个深呼吸(深呼吸),能够让你自己放松,去静静的去感觉到这份连接,这份爱,这片序位,这份放松。等一下我会从5数到1,当我数到1的时候,你可以睁开眼睛,回到现在,同时你仍然可以去保留在这个画面、在这个大小的序位当中,去感受到的滋养和爱的流动,5、再次的去看一看这个画面,4、做个深呼吸。去感觉到他们真的是大的,你真的是小的(深呼吸0。3、在你的内在,允许自己去遵循这种序位的法则。2、记住这个画面。1、做个深呼吸,慢慢睁开眼睛,然后可以回到现在,结束这个冥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