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想法读书

重读《卡拉马佐夫兄弟》之一

2021-06-01  本文已影响0人  雷亚荣

一周前,集体活动出行过一趟。逢拍照,就不知以何姿势站立,不觉就身姿僵硬。

那时,头脑中蹦出,近日很热的“躺平”二字。还是不够松弛。想起肆意躺卧在沙发上看书的姿势,才真的是松弛。心理松弛的时候,才是直觉最为敏锐、心灵专注的时刻。“躺平”亦是另种寻回本真需求的途径,还是有它存在的意义。又想起讨论过的“刘小样现象”,“突围”也是一种姿势,一种生活状态。哪一种姿势,哪一种状态,只要于摆“姿势”的人有意义,那就有存在的理由。只是需对自个所摆“姿势”引发的后果承担责任。像我“摆拍”照相,往往都不咋好,就会给帮拍照的人提要求: “抓拍”。“松弛”状态才真正是想要的。

因而,看着正襟危坐的场景,就会自觉升起“角色代入”的需求,那话语也是“角色”吐出的话语。有点像“摆拍”,我就不成。近段时间,正在重读《卡拉马佐夫兄弟》。今日阅读至--米乌索夫对着院长说那一番冠冕堂皇的话语时,真是如书所写“真正体面正派的人”。合身份角色的话语是最为体面的外衣,当说的言语是远远浮在“真实关系”之上的。想起许知远与演员郝蕾的对话,郝蕾说到“演员的实质真不是演”,“是一种对于角色状态的体会,如何在生活关系里去呈现”,说到“真正的好演员,内心要做到真正的敞开、有一部分是极其纯洁的”。内心真正的敞开,才会呈现出角色本身的状态,那一刻会分不清内外的。“演”自然是丢不掉某些东西的,害怕丢掉后带来伤害;“演”自然也是进入不了状态,假模假势、念头四起必然无法专注。

陪着孩子“玩”大的妈,自然欠缺了--在适时的阶段“引导”的角色。但也纯粹了好多。今日是孩子们的节日。儿子却是早已讨厌“儿童节快乐”。拒绝、不配合、勿扰……成了他日常保持距离的模式。该知趣的退出了。爱的实质就是一种成就。成人将自个的利益、想法、要求……加于孩子就是自私。耳边飘过“生孩子就是最大的投资”,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