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我》第13节——对世界的应该思维:为什么我总看不清现实

2024-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华姐手记

先说一个故事:

《荷马史诗》里,英雄奥德修斯回家途中曾遇到一个妖怪,这个妖怪有一张床,每个过路的人,它都会抓到这张床上躺一躺。

如果这个过路人的身体比床短,它就把过路人拉到跟床一样长;如果比床长,它就把长的部分锯下来。

这个妖怪到底想干什么呢?也许它只是想找个人结婚。只不过,它头脑中所设想的理想伴侣应该跟床一样长。

我们是不是觉得妖怪太蠢了,哪有那么多设想!其实我们头脑里也经常会有类似的想法,比如:

小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应该有更懂我们、更爱我们的父母;

读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应该去更好的学校,有更好的成绩;

工作了,我们应该进更好的公司,赚更多的钱;

为人父母了,我们就觉得子女应该更听我们的话。

看,有这么多自认为的“应该”。如果现实没有按我们头脑中的假设来运行,我们也恨不得弄一张这样的床,把不符合我们想法的现实重新来改造一番。

这就是我们今天想讲的第二种防御型思维——应该思维。

应该思维的本质,就是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却试图让真实的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如果世界未符合这些规则,就会表现出怨恨、愤怒、焦虑或者沮丧。

我想到自己,在以往的工作中,就觉得员工很多简单的事做不好,不应该呀!因为我自己亲自去做,都能完成的很好。以前认识的一位老板也问过我同样的问题。

后来我回答他,所以你能当老板、当总经理,而他们是普通员工。就是没那么多的“应该”。

应该思维分为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

另一种,是对我们自己的应该思维。

消极情绪背后的应该思维

几乎所有的消极情绪背后,都有应该思维的影子。

有这么一个妈妈,她总是嫌儿子拖拉不懂事,问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儿子听话。事实上,她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早上会赖床,晚上做作业有些拖拉之类的。

问:“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儿子呢?”

她说:“我觉得我的儿子就应该是那种聪明、听话、懂事、乖巧的。所以当我发现他现实中不是这样的,我就很生气,就像要把他矫正过来。可是我越这样,儿子越不听话,两人的关系越闹越僵,这让我很苦恼。”

这个妈妈的苦恼背后,就有孩子应该怎么样的应该思维。她越是放不下这种“应该”,就越处理不好现实。

这里就要说到“应该思维”与“愿望”的区别了。

想要儿子变乖的愿望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合理。毕竟就像周星驰说的,“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

可是,“应该思维”和“愿望”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是能不能容忍现实跟想要的愿望不一致。

希望孩子乖巧听话懂事,这是愿望,而孩子有他再这个年龄的孩子常有的拖拉等习惯,这就是事实。

比如我们都希望自己被人喜欢和尊重,这是我们的愿望。可是,有时候就是会有人不喜欢你,这就是事实。即使事实让人不舒服,你也只能接受它。

事实是不会讨价还价的,也无法战胜。想要改变事实的话,只能在承认事实的基础上再想其他的办法。

可是,有“应该思维”的人看不到这一点。他们好像是在跟事实赌气,觉得事实就不应该这样。

比如,那个妈妈对不听话的孩子这么生气的时候,她好像是在说:我必须要让孩子符合我的愿望。

这时候,她的愿望已经超越了现实。

“必须”和“应该思维”经常是相伴相生的。而“必须”意味着只能是这个结果。当结果不符合这个预期时,他就会陷入到严重的焦虑当中。

“愿望”和“应该思维”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当我们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是愿望的主人,同时可以支配着我们的愿望。

可是当我们陷入“应该思维”的时候,“应该思维”好像变成了支配我们的主人,我们只能服从于“应该思维”背后的规则,这样就失去了我们的自主性。

可是,为什么很多人无法抛弃“应该思维”呢?

如果说愿望是一个可以完成,也可以不完成的东西,而不是必须要做到的东西,那我们是不是容忍了自己的偷懒行为?

首先,当一个人说“我一定要做到!”的时候,他其实并不是说一定能做到这件事,而是说他有投入和奉献的决心。这个决心不是关于外在世界的,而是关于他自己的。

他自己愿意投入和奉献多少,这当然是他自己能决定的,但是他决定不了这件事是否能做成。就算他有很大的愿望去做成这件事,也不能奢望现实来迁就他的愿望,否则就变成了应该思维。

同时,如果一个人把决心看做是一种愿望,而不是必须要完成的事,会让他变得更灵活。

有时候,越是认识到有些路走不通,你越会去找别的路。越是接受现实,你越能利用现实,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是在焦虑、抑郁和愤怒中,跟现实怄气。

最后,区分愿望和现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走出应该思维的关键。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得接受,这个世界不是围绕着你来设计的,宇宙根本不理会你的喜怒哀乐,世界有时候就是有很多不公平,人生就是有很多苦难和不如意。

如果你一直放不下头脑中关于世界的设想,就像一个孩子不能放下对童话世界的执念,你的脑子里就一直会有很多“这个世界应该如此”的图景,而当现实不符合这个图景时,你的心里就会生出忧郁、愤恨和沮丧这些负面情绪。

而这些负面情绪最初来源于你对这个世界过于乐观的想象,现在又变成了你对世界悲观的理由。

你盯着现实与“应该”的裂痕,沉浸在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当中,就没有办法多看一眼这个世界中美好的东西。

这就是“应该思维”对自我发展的妨碍。

总结一下:

愿望是基于认清楚现实情况后,在现有状况下的努力与争取,希望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如果已经努力了,尽力了,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那就享受过程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