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力量(读书笔记)
孙路弘,60后,银发苍苍,常被称为“孙爷爷”,他一天写一篇千字文,一周看3部电影,一个月读10本书,直到今天他都在坚守和实践苏赫姆林斯基的谆谆教诲:
1、要学会强迫自己每天读书;
2、不要把今天的工作放到明天去做;
3、今天丢弃的东西,明天怎么也补不上;
4、任何时候都不要停止脑力劳动,哪怕一天也不要停。
前言:(1-10页)
作者首先用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结束后记者对冬日娜参加4届奥运会却只获得一个铜牌提问这样一个事件,引出说话的重要性,然后给出具体的建议:1、表达对提问者的理解;2、深化本次(活动)真正的价值、意义;3、有效地表达参加活动人内心的情感。
然后指出日常生活中说话误区三个现象进一步说明说话的重要性;提出问题,我们真的会说话吗?指出我们现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说话常会出现的三个问题:1、表达时间短。不会充分利用别人给你表达的时间。2、内容零散。听众不知所云。3、内容多是个人看法,而非事实。
最后提出建议大家从现在开始学会好好说话。
一、讲述,给你30秒,你该说什么?(p5-p20)
从柴静《认识的人,了解的事》主题演讲获得特等奖开始谈起,引出讲述是一切沟通的基础。讲述是对已知事物的一种讲解。已知事物可以是自己认识的一个人物,体验的一个情景,知道的一段有过程、有发展的故事,或者了解到的一个事实。
好讲述的4大要求:1、语言流利、顺畅。(对于主要观点重点突出,语言生动)2、充分有效地利用时间(控制1-5分钟);3、框架清晰,有次序(段落要前后呼应,结构清晰,可以根据需要顺叙、倒叙、插叙讲述);4、具有事实细节能打动人(事实只是让人听得清楚,细节则是如何打动人。可以从最刺激人的情感入手,比如喜悦和悲痛最让人难忘)。
讲述方式效果最重要的是要可以打动人,激发人家对你的认同感。进一步举例说明讲述可以打动人的细节对人的影响有多大。举例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主人公40年3次获得假释机会,第三次才成功,提出了我们说话要从三个方面描述才能打动人:1、对时间的使用恰当、有效(给你的时间你要充分利用,那就是成功的机会);2、说话有次序,并且次序很清晰(有条理,让人家听清楚你的观点);3、事实细节最能打动人,特别是有同感的人。
二、叙述,用触动人心的事实传达观点(p21-p38)7月29日
开头引用电影《黑客帝国2》中人类领袖墨菲斯面对逼近的电脑乌贼大军对人类做出的战前动员演讲,提出叙述的定义,进而比较叙述和讲述的不同点。
叙述是通过对事实的筛选,将事实按次序讲给别人,有目的地影响别人,使别人接受你的看法和观点,影响他所得出的结论,进而影响他的行为。
讲述=事实,重点是事实,不需要观点。
叙述=事实+观点,简言之就是你需要说明什么观点,就需要筛选对你观点有用的事实来支撑,而非把所有事实都列出来。比如要说明苹果是世界上最好的水果,那么就要讲清楚苹果的含水量、含糖量、富含的维生素,苹果在成长中接受了多长时间的光照等。这样一说,人们就会据此得出结论:原来这个水果确实和其他水果不一样。叙述是生活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讲话方式,例如要说服妻子允许自己周末去和哥们喝酒,说服一个人阅读你推荐的一本书等等都要应用到叙述。
成功叙述的4大技术要点:
1、选取合适的视角。
简言之就是是指叙述者观察事物、人物、情景的角度,既体现了叙述者与事物的关系,也体现了叙述者对自我的定位。视角的选取将会影响到你和听者之间关系的发展方向。视角的选取主要看你想要表达什么样的观点,进而选取对你有利的角度来叙述。但是在所有视角中都应避免自己下结论,要尽可能的利用不同角度来叙述事实来传达自己的观点。
2、触动人心的启发。
叙述人自己首先必须通过一个情景、人物或者事件得到启发,然后才可以有选择地挑选要讲出来的事实,从而使听者也得到类似的启发,进而认同叙述人讲出来的观点。简言之就是要让听众从你的故事和细节当中得出或者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从A得出B。
3、筛选有利的事实。
简言之就是针对大量的信息,要把一些对你不利、与你看法不一致的事实筛选掉,只留下对你有用的。
4、传达观点,造成共鸣和影响。
叙述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别人对你的认同感,从而影响他人跟你一起行动。因此叙述时要有足够事实基础,而非自己添油加醋后的东西,并且符合一般社会常识,让听众通过一般的逻辑演绎即可得出你的结论或观点。
成功叙述对人的三大好处:
1、目的性思考的能力。要想表达观点,就需要对日常工作生活当中发生事情进行一些有目的思考,进而提升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2、动态观察能力。日常生活与人交谈过程中每个人的观点可能会变化,因此叙述过程中要随时收集对方的信息以决定叙述内容是否需要调整,长久下去,会锻炼我们动态观察能力,也就是察言观色的能力。
3、灵活交谈的能力。在交谈中中要不断地根据对方反馈来调整内容,需要大脑中存储量要够,并在讲述是随时调整,达到灵活交谈的目标,也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
三、表达,影响力是“演”出来的。(p40-p58)7月30日
借用2007Macworld大会上,乔布斯通过绘声绘色的演讲,利用手机道具推出了Iphone手机,成功达到了向受众传递信息,并影响受众的目的这样一个事例,提出表达的定义,即通过特定的语言和形式来阐述看法和观点。
看法是主观的,是在意识形态影响下发生的,是基于个人对有限事实的认知形成的。涉及范围较窄,持续时间较短,可以由于发现新的事实而加以改变。
观点也是个人主观的意识形态,属于保持一段时间的看法,相对固定,不会在短时间内动摇,是相对稳定的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
看法和观点一般都不具备可争论的价值和意义。由于受制于经历和认知能力限制,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个事情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而表达就是系统性的阐述个人的看法和观点。表达的重点在“达”,就是达到目的,到达受众,影响受众获知新的信息,影响受众接受新的观点,影响受众改变固有看法,以及引发受众思想和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而要达到目的,仅仅依靠讲述和叙述是不能影响受众的看法和观点的,还需要加上一定的表演比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手势等。
表达=讲述+叙述+表演的形式
表达通常用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如演讲、会议发言、工作汇报及论文答辩等(影响面较大、受众较多),而讲述和叙述可以用在日常生活的场合(影响面较小,较私密的场合)。
表达的4大要素:
1、目的选择:即表达所要达到的目标。比如要卖产品就要达到让受众掏钱的目的。
2、受众分析:从受众的认知水平(文化程度、生活环境及水平等)、价值取向(比如暴发户和公务员、小贩和大学教授等)、内心期待(希望获得什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如果收集到信息不足以支持我们作出判断,可以采取中等假定,并在开始表达的初期随时观察受众的反应,及时调整讲话内容。
3、动态反馈:表达不是一个人饿演出,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4、断点续传:在讲话过程中被打断要及时回到设计好饿次序和内容上。
在做到这4个要点的基础上,要达到良好的表达效果,还需要牢记3大技巧:
1、配合肢体语言。要调动各种可能的肢体语言(上蹿下跳、手舞足蹈)、表情(眉目传情、面目可憎)、语音语调(抑扬顿挫、快慢轻重缓急)等。
2、善用道具形式。人们受到影响,是因为得到了信息,而要让人们得到这些信息,除了靠说话,借助道具必不可少。比如要让领导知道你工作的辛苦,可以用时间轴把做过的工作标示出来,在做汇报的时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巧用关键词和数字。人们对于大量的材料很不容易记住你所要表达的关键点,因此需要对关键词和数字重点标记,这样通过表达,再加上精心的设计,就更有打动别人的力量了。
四、讨论,不会提问就不是好讨论。(p61-p78)7月31日
讨论不同于讲述、叙述、表达,讨论不再是一个人说话,而是两个人以上共同参与的一种对话形式,有问有答,等同于多人的讲述、叙述和表达。
讨论主要用在会议或者二人以上参与的对话中。它的主要目的有三点:一是平等分享信息,多方向分享信息。参与讨论的人得到信息以后有自己的用途。二是单向发布信息。比如产品发布会。接受信息的人可能有目的,也可能没有目的,发布信息的则有明确的目的。三是改变他人的看法。比如领导召集一个会议就是要求开完会以后立刻把会上决议的方案落实。
要做到通过讨论达到自己的目的,最重要的发言技巧不是讲述,不是叙述,不是表达,而是提问,提问需要使用到在讲述、叙述以及表达中形成的思考习惯、观察习惯和倾听的能力等。因此讨论前必须要做好三个方面准备:一是了解讨论的主题;二是在这个主题上确定自己的看法;三是明确自己参与讨论的目的。
在讨论会上要考虑4大要点:
1、主题的提炼。提炼主题的目的是为自己的发言或参与讨论进行必要的准备。如何提炼主题呢?如果你发现在讨论的大部分时间内,大家的发言都集中在一个类似的信息范围内,那么就可以将该信息的范围提炼为一个主题。同时可以关注出现频率高的类似信息、讨论中间句包含的信息、讨论中观点的内容等作为提炼主题的线索。
2、客观事实提炼。讨论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个人的看法、观点等,因此不要忙着对他人的看法。观点进行判断,而应该集中精力从他人的言语中,挖掘客观事实,通过提问的方式不断澄清讨论中别人讲述、叙述、表达中的客观事实。
3、看法和观点的提炼。提炼和讨论中对方的看法和观点的目的是向其显示你试图理解他,而不是在和他对抗,所有人都会因为别人试图理解自己而感到欣慰。
4、逻辑因果关系的提炼。逻辑因果关系是人们通过客观事实得出其看法的核心依据。常用的逻辑有演绎法、归纳法、收敛法和发散法。
如果你已经具备了上述4项技能,那就可以应用恰当的提问来说服别人接受自己观点和信息的目的。人们说话的主要内容包括:事实、结论,事实和结论之间所依赖的逻辑,那么在参与讨论的时候,可以从What、When、Where、Who、Why5W提问法问事实,问细节,问次序,以及所依据的逻辑。通过提问,让别人的结论不攻自破,从而达到自己想要表达的目的。
五、汇报,干的好更要说的好。(p83-p96)8月1日
汇报是指汇集材料向上级或群众报告,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提出一定的建议,达到预期的效果,要让听的人受到影响或触动。
在职场中,有的人会感叹,为什么干了同样的事,自己没话说,别人却能说得天花乱坠,自己干了十分,只能说出五分,别人只干了八分,却能说出十五分呢?主要就是没有掌握汇报的技巧。具备思想基础的说话形式就是汇报。汇报是以一方为主,另一方为辅的交流形式。为主的一方向另一方系统性地叙述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完整地表达自己因此而形成的观点,以及在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叙述=仅仅提供信息、事件、前因后果等客观事实。
表达=仅仅添加主观看法和观点。
汇报=在表达的基础上形成观点之后,提供相应的建议和预测。所以合格的汇报必须具备的元素是:有事实、有观点。且要有基于事实和观点的建议。
一个合格汇报需要具备的3大要素:事实、观点和建议,用时比例约为4:2:4。如果是下级向上级汇报,至少要提供两点建议,并预留时间对建议的实施进行一定的预测;更高层的汇报则要求提供落实建议的资源规划内容。
1、事实。要灵活应用讲述和叙述对事实进行筛选,但筛选并不意味着只说对自己完全有利的部分,而不利的部分绝不能说。
2、观点。在汇报时要表达哪些观点一是要明确自己汇报的目的和与汇报对象的关系。观点是为目的和汇报对象服务的。一般分三种:进行决策、进行评估、进行一次比较正式的讨论。二是与汇报对象的关系,一般有两种:平等关系(平级汇报)、不平等关系(向上级汇报)。
3、建议、建议是基于汇报的事实以及得到的结论,根据逻辑提出饿解决方案。“我希望”等不是建议,建议应该具体指出可操作的办法,有具体的行为指导,不能停留在抽象的、概念性的层面。
建议可以是指向内部的(主要指内部系统改进以及行动计划),也可以是指向外部的(主要指如何与外单位具体行动计划)。
六、陈述,下笔有神才能出口成章。8月2日
本篇开头用2012年11月7日奥巴马成功连任美国总统后发表的就职演说表明了什么是陈述,说明了陈述的重要性。
陈述,就是比较郑重地将重要事实、观点有次序地表达出来。作为动词,“陈”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布置,对物品进行有次序地摆设;第二层是对事实、观点进行有次序地表达。前者为陈列,后者为陈述。为了达到郑重且有次序的目的,我们需要对口语表达进行锤炼,具体来说就是通过阅读和深度加工书面文字,使得口语和书面文字一样犀利、隽永、荡气回肠。
陈述经常用于总结性发言或阶段性总结发言。涉及次序和层次,是语言的文字表现形式。用词偏书面词汇,逻辑系统结构更加完整和有条理,有极强的说服力。
陈述=书面文字+表达,是讲述、叙述、表达、讨论、汇报更深一级的讲话方式。
陈述的两大基本要求:
1、次序,让语言系统化。次序可以是时间顺序、地点顺序,也可以是人物顺序。比如地点次序,可以由近到远,也可以由远到近;人物次序,可以是血缘关系、朋友关系,再到陌生人关系,二者是递进关系。
2、层次,使讲话更有纵深感。要有最浅的层次、更深一步的层次和最深的层池,一级一级铺垫。
七、解释,学会倾听,远离误解。8月3日。
生活中处处需要解释。解释,用于解决误解的一种说话方式。超过一方以上的人之间对一些问题、意见、话语有不同的理解,或者形成了人与人之间互动与配合的障碍,此时便需要解释。
当别人要求你解释的时候,你首先要做的是听懂。听懂,是解释的核心。
真正的听懂有四个层次:
1、我听懂对方。听懂对方是指听懂对方所讲的事实,听懂对方所描述的细节,听懂对方所下的结论。要做到这些,首先你要听懂对方的逻辑,知道对方说的事实和结论之间依据什么样的逻辑。
2、让对方知道我听懂了。可以通过把对方的话重复一遍,这样对方就能明白你已经听懂了。
3、让对方听懂我。争取让对方听懂,就要找到对方已知内容的基础。
4、确认对方听懂了。需要双方进行有效地沟通。
小结:要让对方听懂,首先就是重复对方的问题,把对方的话重新组织一遍,用你的语言来表达,然后再说给对方听。如果对方认同你的表达,就证明他知道你听懂了。你要清楚说话是照顾别人的立场,别人听不懂你的话的责任在你。如果别人觉得你没理解他,那责任一定也在你,因为你没有做到解释的第二个层次,没有用你的语言重复一遍,让对方觉得你懂了他的意思。
解释的两大技巧:
1、发问。发问是为了确认自己听懂了,也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发问可以从细节开始,强调了解客观事实,而不是停留在简单的看法、观点和结论上,不在主观层面纠缠,而强调对客观事实的关心。发问应该让对方感到你是在理解他,而不是刁难他。
2、迎合。迎合就是承接对方话语的语意,形成顺应的语言背景,赢得宽容的交谈氛围。如果对方充分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就按照逻辑线索,为对方补充符合看法的事实;如果对方表达的是一系列的事实,就符合逻辑地提炼出看法来。
八、回应,应对挑衅的反戈一击。8月4日。
回应是一个正式的说话方式,是由陈述以及解释构成的。回应是沟通进阶水平中最高的级别,需要采用单向沟通最高级别与双向沟通最高级别的组合才可以达到这个级别。
这是说话的方法中最后一个方法,解释和回应的区别在于,解释是单向的,重在向对方澄清事实。而回应的要求比解释高,回应等于陈述加解释,听懂对方的陈述,然后给予解释,你的解释是在对方陈述的基础上进行的。
解释起码还有人情在,因为还要维护双方的关系,说话的时候还要关注对方的感受。但回应就不一定了,回应是一种对抗状态,是明显站在不同立场的两端进行沟通。在很多正式场合,要做正式宣言、正式通告,表达明确立场的时候,都要使用回应这种沟通方式。
回应的3大步骤:
1、听懂对方的陈述。
陈述是有次序、有层次的,所以在听对方陈述的时候不仅要听事实、听看法,还要听看法里面的层次、事实里面的次序以及弄清说话人背后的立场。(立场就是你坚信的东西,雷打不动)
2、锁定看法和事实。
在听清对方话语里的次序和层次后,就要组织自己的话语材料与事实进行对比。对方所呈现的事实可能是经过它筛选的,那么就把他筛选掉的事实找回来,看他的看法是否符合逻辑、立场是否一致。
3、随时调整讲话内容。
关注对方的理解程度并随时做出调整,或者运用比喻、表达、举例、讲述等初级技巧,确保对方能够尽可能多、正确理解你的全部意思。
第二部分 说话的技巧
九、垫子。创造一来一往舒适的说话氛围。8月6日。
垫子就是在双方说话一来一往之间添加上隔层,隔层的目的是创造舒服的说话环境和氛围。主要就是避免对话直来直去,在回答时先绕一下,再回答。垫子起到的是缓冲作用,缓解你问什么我答什么的紧张状态。
面对棘手的问题,你要超越对方的问题,去关注这个问题的背景。怎样才能关注问题的背景呢?先要对他的问题给予肯定-你这个问题问得好,你这个问题问的很专业,你这个问题的视角非常独特,你能想到这个问题很不简单。在回答别人的问题之前,让自己超越问题,这就是垫子的技巧。
垫子的3种类型:
1、赞扬问问题的人,简单说就是夸他的问题问得太好了。
在回答问题前,先对对方的问题给予肯定和赞许,赞许的结果是可以赢得对方好感,降低提问的挑战性。加垫子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表示你的思考位置是在提问者之上,可以超越提问者的。
2、说他的问题很普遍,很有代表性,比如说这个问题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垫子的功效特点是把问题普遍化,让提问人感到自己的问题提的很有代表性,从而满足提问者的虚荣心,获得好感,为下一步回答建立良好的基础。
3、在回答问题前,将自己的处境讲出来。在回答问题前,首先示弱,将自己的困难处境讲出来,赢得对方的好感,降低对方对答案的质疑。
垫子没有固定的模板,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身份和工作需要来随时调整,灵活掌握。
十、迎合,用共情创造共振的场。8月7日。
迎合不是吹牛、拍马屁,也不是奉承,而是表达共情,获得对方认可。共情,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叫做换位思考、移情、共情。
迎合是快速将共情用说话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对方直接、快速、明了地感受到这个人跟他自己一样,跟他有一样的逻辑,有一样的经验体会,什么都跟他一样,双方就容易相互接近了。迎合的目标就是得到对方的认可。
平时人们在沟通中,所有的语意基本上只有两类:一类是陈述各种事实、现象、事件;另一类就是发表看法、表达观点和见解。高超的迎合技巧就是,在对方陈述的是看法和观点时,你提出一些你看到非常符合对方表达的观点和现象;在对方陈述的是事实时,你将对方陈述的事实做一个总结和概括,提炼出一个观点,而这个观点又恰好可以印证对方所说的事实。
迎合的3种方式:
1、给观点找事实。对方说了他的看法,说了一个结论,而你补充了一个事实,不知不觉中对方就觉得和你说话很投机。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只有投机了,对话才容易进行下去。
2、给事实找观点。对方说出了一个事实,你就不要在补充其他事件了,可以按这个事实补充一个结论,他会觉得你理解他的意思。
3、事实和观点都有的情况下,补充自己的细节。当他有事实有结论的时候,你就给他一个类似体验,让他觉得你们有过共同的体会,共同的经验。
十一、制约,赢得无与伦比的优势地位。8月8日。
制约是一种心理沟通战术,通过提前预测和掌控谈话的走势,让对方无话可说,只能顺着自己的话说。制约的“制”既是“制度”的“制”,也是“制服”和“控制”的“制”。拿出一个规范、一个范围,用这个范围来约束你就叫制约。制约这个说话技巧,可以帮助交谈中的一方获得谈话中的优势位置。
预测到谈话的走势之后,才有可能掌控谈话的走势。具体怎么掌控,我们可以把制约主要分为3种方式。
1、丑话说在前头。提前说出最差的可能性。我们最担心的情况是,总在口头上满足别人,但是实际上达不到目标,这就造成了对方心理期望的落差,这样反而处不好关系,不要怕说出对方不愿意听的话,说出他不愿意听的话之后再安慰她就可以了,用俗话说就是打一棒子给一枣,人们大多会因为后面的那个枣而忽略了棒的疼。
2、好消息,坏消息,给对方一个选择。这种方式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虽然实质上你控制了谈话的过程,但是表面上你给了对方选择的余地,对方的注意力就会被这个选择所吸引,即感觉到你对他的尊重,又忽视了其他的选项。
3、让我比你更懂你的心。这就是第三种制约,表现得比对方更希望实现对方的想法,你延伸并强化了对方的期待,就缓和了对方对你提出的要求。这种制约其实和迎合异曲同工,有的时候对方向你提出问题,要的并不是答案,而是理解,就像打太极拳一样,硬碰硬,双方都要受伤,而如果你能比他更先预料到他的情绪,他的动作,他的走势,顺势而动,就可以把他的力量化解掉。
小结:制约有3种主要方式,提前说出最差的可能性,这样你在做什么?对方就不会觉得更坏,给对方一个选择,使对方己感觉到你对他的尊重,又或是其他的选项,表现的比对方更希望实现对方的想法,你延伸并强化了对方的期待,就缓和了对方对你提的要求。
十二、主导,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8月9日。
主导就是在与他人对话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控制谈话的主题内容,以及谈话的发展趋势和走向。
为什么沟通中要主导,而不是随波逐流,因为我们要主动出击,这是对谈话负责,也是对生命负责。
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谈话对象,什么性格的人都有,如果对方和你一样,目的清晰,并且掌握说话的基本技能,那么你们的对话就像打乒乓球一样,你来我往,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即使立场不同,这样的沟通也不失为一种享受,此时占据主导地位,是为了更好地说服对方,影响对方,进而达成自己的目的。
而如果谈话对象不具备说话的基本技能,你就更要勇夺主导权了,否则谈话就没法正常进行,如果对方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或者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主导能帮你迅速推进谈话进程,如果对方是个唠叨的人,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倾诉对象,那么,怎么肯轻易罢休,而一旦把谈话的主导权交到他手上,就别想轻易拉回到自己本来要达成的目的上了,你宝贵的时间就这么被白白浪费掉了,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获得谈话主导权,是为了节约双方的生命和金钱。
主导的前提是明确目的,在明确目的后,可以利用3个技巧:
1、凡事都有多种解决方式;
2、借助权威的力量;
3、超越现有话题,提升到更高的层面。
掌握了上面3个主导技巧,主导的时候还要注意松弛度,就像放风筝,如果过于紧逼,或者功利性过强,风筝线就会断,所以在主导的过程中可以多通过反问,疑问,追问,等语言技巧进行阐述,将一些没有明确的线索,自然的呈现出来
第三部分 说话的工具
掌握了说话的技巧,就需要训练方法,方法有两大工具,一个是沟通扑克牌,一个是看图说话。
十三、沟通的扑克牌(8月10日)
沟通扑克牌,主要是通过对54张扑克牌上54个词汇造句,达到按次序,要点讲话的目的。
沟通扑克牌的三大训练:
一、基础练习。
首先从最简单的基础开始练习,随便抽取一张牌,用牌上的词语造句,比如牌上写的是亲切,就用亲切造句,不用写下来,完全靠口述就可以了,从看到这个词开始都把句子造完,不能超过30秒。造句不能造简单陈述句,也不能造简单疑问句,必须要造复杂句。简单疑问句,只能用是或否就可以回答的,而复杂疑问句,却不能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
二、高级练习。
这里主要是拿出两张牌,两个人对着练,你用两个词造句之后,另外一个人再抽出两个词,用两个词造句再回答你上面的问题,每个人的回答问题时间,不要超过30秒。两个词练习熟练之后呢,就可以换3个词来练习了。
三、限制话题练习。
从3张牌开始,就开始限制话题,就比如说用3个词来限制一个领域的话题,另外一个人回答问题呢,也要用3个词,在同一个话题里面来回答。比如说只能说理财产品,那么两个人用词造句,都要限制在这个理财产品里面。
到拿到4张牌以后呢,不仅要限制话题,还要限制角色,角色可以根据你所在的行业来设定,比如你和你的搭档是销售,一个人扮演销售人员,另一个人就必须扮演客户。按照这样的方式,自然顺畅地回答问题,并引发新的问题,一直持续下去,直到你可以升级到5张牌。
说话需要训练,训练需要方法,方法需要工具,真正用上工具才是生产力的最佳体现,现在就马上用上扑克牌,不断练习打造的是你的三寸不烂之舌,通过这个工具,我们可以落实8个核心步骤的基本功,也可以练习4个技巧。
十四、看图说话(8月11日)本书最后一章
开头用一个节目中主持人问易中天问题简单疑问句,导致易中天批评媒体,但是主持人却不知道如何应对这样一个案例引出提问对于新闻工作者与嘉宾沟通是多么重要。进而推出训练工具:看图说话。
看图说话不是简单地看图描述事情,而是要通过看图提出复杂疑问句来达到了解的目的。一个人提问的水平往往就是说话水平的体现,是一个人内涵的体现。
怎么才能问出更多的复杂疑问句呢?可以从问5个“何”开始练习,地点可以问“何处”,时间可以问“何时”,人员可以问“何人”,前因后果可以问“为何”,将会怎样可以问“如何”,即何地、何时、何人、为何、如何。这跟英文写作的5个w一样。
结尾用一个企业面试,招聘一名销售人员,可是这个人说话不连贯,基本的说话沟通技巧都不会,但是他在网络上很多人聊天很快,一个人可以跟很多人同时聊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嘴巴很笨这样一个实例说明用进废退。为了不让说话的能力退化,需要我们少动电脑多动嘴。为了提高提问的水平,使用看图说话的工具。可以从报纸上、电视上、地铁广告上,随时随地找一张图,试着就5个“何”每个问出两个问题,一共10个问题。持之以恒,我们的提问水平一定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