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香港记忆 | 征文活动精选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音乐

【我的香港记忆】香港,别来无恙

2017-07-13  本文已影响239人  傅青岩
【我的香港记忆】香港,别来无恙

香港,Hong Kong,我没去过,对她的印象只停留在影视剧或是亦舒张小娴的书本里,还有就是近些年新闻上热门的香港旅游和购物。

今天在简书上看到有关香港的征文投稿,才发觉今年的七月一日已过去十多天了,而那一天我竟没记起是香港回归的纪念日,细一想,原来香港已经回归有二十年了。现在我也来说一说没去过香港的本人对香港的记忆。

1997年,我只有九岁,在家乡闭塞的村庄上小学三年级。第一次听到香港这个词(那时候还真不知道香港是座城)是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直播上,对,也就是邓小平爷爷(书本上和老师一直教我们这么叫的,不知道以后叫我们爷爷奶奶的孩子是不是还是这样叫)去世的时候,电视上对他老人家生平事迹以及去世后的追悼会做了一个星期的报道,这中间当然绕不开提出“一国两制”的他老人家对争取香港回归做出的贡献。

那时年纪小,在电视上听过香港这个名字后,也没什么感觉,不痛不痒的,真正巩固了香港在我脑海中的印象是一首歌——香港别来无恙。

三年级下学期,学校来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姓谢。谢老师除了教我们班数学外,还教全校同学的音乐,她教大家唱的第一首歌就是《香港别来无恙》。

我永远记得谢老师一身洁白衬衣黑色西裤配小皮鞋背对着我们,用红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歌词的样子,写完后转过身来面向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现在还小,没有学过中国近代历史,可能还不明白什么是千秋家国梦,那老师今天教你们唱一首歌,如果有同学能够明白其中的含义,那你们就懂了。所以今天我们唱这首来欢迎香港回归,以表达我们对她的思念以及祝福!”

《香港别来无恙》

                            ——

远离你的时候思念长长

走近你的时候热泪汪汪

一百年的荣辱一百年的沧桑

        香港啊别来无恙

灯红酒绿不是你的真模样

龙灯依然高高挂在你门上

一百年的风雨一百年的成长

        香港啊别来无恙

踏呀踏着水路去香江

      水路有多长

十里百里千里和万里呀

      亲情来香江

赶呀赶着风尘去香江

      香江有多香

昨天今天明天和永远呀

  香江香在我的心上

……

想必和我同一代人在上学时,关于香港回归这件国家大事学校都有向学生宣传和教育,我不知道你们那时学校教你们唱的是什么歌,但就是这首《香港别来无恙》是我第一次抄在笔记本上的歌,老师教会我们后,这首歌在校园里到处都听得到有人在唱,然后闭塞的学校迎接香港回归做的事情如下

1.用这首歌举办歌唱比赛,可以合唱也有独唱。

2.办迎接香港回归的黑板报。

3.在教学楼正中央的墙上有一块黑板,从小平爷爷去世后每天都更新香港倒计时日期。

正因为老师们的言传身教,香港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印象得以巩固加深。长大后的我仔细思量,这是一种盼祖国团圆的家国情怀梦。

小时候与同学合唱香港别来无恙,懵懂的我内心有些许的波澜和感动,但更多的是与同学合唱时的兴奋和热情,今日我一口气写下这长长的歌词。居然还全记得,在写到有些地方的时候我甚至激动的差点落泪,刚刚我又将这首歌在网上搜出来听了一遍,原来这首歌的原唱并不是热情奔放的,只是娓娓道来,低沉深情地在诉说着祖国人民对香港的思念以及一百年来母亲的孩子——香港流落在外所经历的风雨沧桑,却依旧如故是我中华风范。

是啊,我没去过香港,没见过小时候唱歌时心里想的香江究竟有多长和多香的香江,可我知道我依然爱她,她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所以此刻想起谢老师所说的千秋家国梦,国家统一和繁荣安定不仅仅只是大人物做的事,也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小言传身教。

我多么有幸自己也见证过香港的回归,因此当我在中国近代史上读到被英帝国以《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据了包括九龙新界在内的香港地区,香港于我不再只是一座城市的名字,我为封建社会落后软弱的旧中国母亲哀伤,对帝国主义的行径愤怒,为香港心痛。生于国家已局势稳定时期的我尚是如此,想必经历了战争和动乱年代的祖辈父辈们感慨会更多。

如今生于太平盛世的零零后和一零后,应该对香港回归纪念日没什么特别的触动了,让更多人惦念的只是香港明星、旅游观光和买买买。

其实说到买买买,国人入境香港去扫货可以用疯狂来形容,虽说是掏了钱的,但设想一下,你们去自己的兄弟姐妹家会将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也一扫而光打包带走吗?

香港被国人惦记的绝不应只是旅游观光以及买买买,她被英国统治了一个世纪得以回归,这得归功于党的正确领导方针以及我们国家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我们像爱护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加倍珍惜和尊重香港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两岸三地的人民和社会各界人士对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从小看的港片自是很多,经典的不计其数,很喜欢张婉婷导演执导的《玻璃之城》,今天我想说的不是港生和韵文之间刻骨铭心的又宛如玻璃般脆弱的爱情,也不是港生对韵文说的我的生命线、事业线、爱情线全部都是用你的名字拼出来的这句动人的情话。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作为七十年代的大学生,港生、韵文和同学一起在街上示威游行,喊的口号和举的标语都是“钓鱼岛我们的”,其热血沸腾和自觉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怀昭昭可见。虽然只是一部电影,而事实上这是编剧《玻璃之城》的张婉婷和罗众铁将自己面对香港九七问题产生的豪情折射在这部影片里了,所以后来影片里港生和韵文的后代在香港回归日的凌晨带着他们父母的骨灰来到香江,让他们的父母也可以见证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这一神圣又举国欢呼的时刻,因为这是他们父母的情怀和梦想,实质上更是导演和编剧的情怀梦。因此我在这里向张婉婷和罗众铁致敬!

人生阅历浅薄的我还没有去过香港,只是多次在深圳的各个地区隔海观看过香港,自是看不到香港城区和九龙区的繁华热闹景象,那次在雨过天晴后的蛇口岸,香港新界与我隔着海一衣带水,我将她看得真真切切,她仍在那里,仍是美好的,人们向往的天堂!

香港,我不急!因为我知道你一直在那里,所以现在我不会赶着满身的风尘去见你。有一天我一定会踏着千万里的水路去亲情满满的香江,到时再为你唱一曲香港别来无恙!

香港,别来无恙!


《联合征文:我的香港记忆——写出你心中那独特的香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