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3 日更(3)
病了,有些难受,但是也不耽误日更,看着自己重新在简书上更文的文字数量一天一千字的上长,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我有时候说话也会很啰嗦,用词用句重复、拖沓,但是我不想约束我自己的写作和说话的节奏和风格,我觉得这样也很好,这是我自己现有的特色。如果以后觉得不好,再改过来也来得及。
文章有的时候是为了解决某些事的,有的时候也是在聊天的,我总是傻傻的不想分清,我想起了什么就写什么,写作就是在放松自己,我在写作的时候有很多想法,但是自己写作的时间不是很充裕,有时候写完一篇文章、写出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想法就算完成任务额了,我还有许多想法都没有写出来,写出那么多文字很费精力,把所有的想法都写出来是很累人的!于是,写作全部想法的说法只能是想想而已,做不到全部都写出来。至于那些没有写出来的想法,在病中,也做不到那么全面规划、尽善尽美了,只能随他瞬间明灭去好了。
我现在说的最多的还是写作的经验谈,也许以后写这样的文字会少,也许会写日常事会多起来,理论立起来之后,不会多做更改,写日常事才是正事,唯有写日常事才会留存的长远。
我又买了许多书,拿回家留着,等以后看。也许随时可以看一看。
我已经一再的说:看纸质书已经过时了,现在看书都是到网上去看,及时、有效、新颖、面对面、直接……好处一堆一堆的,但是我还是有买书这个瘾儿,就是想把最好的书买回家留着。以前是父母一再说的说“你还想看一辈子书啊?等你有了家你就看不进去书了,现在花钱买书以后都得扔”!现在是房东一再的和我说“你屋里的书太多了,会影响你的身体健康,赶紧处理处理吧”!但我还是在往家里置办书。至于别的一些贵重的我也拿不出钱置办,书便宜,尤其是二手书,即使有些贵,总比手机、电脑、吃的、穿的便宜。
我也想过在一年里如果生活质量上去了,就每一年都换一部手机、每年都换一台摩托车,这是做事的工具,工具是帮助我挣钱的,工具时常更新换代还是应该的,但是这些东西真是很花钱的,没有一个很好的底子是养不起的。挣钱是为了什么?是享受?还是持续投入?我感觉还是持续投入才是享受创业的根本,如果一次投入就想千百年享受好处,那么就是在说:世界已经停滞了。
我也想效仿汪曾祺的笔法写写我的文字,所以遇到汪曾祺的书我都会买下来,与汪曾祺的写作风格近似的老舍、孙犁的书我也会买回来时刻准备看一看。
有时候我也会觉得:刻意为之的潇洒真是很累的,但是修养时间长了,约束时间长了,自己耳熏目染,潇洒的气质也会熏染的差不多,走路、做事会有一点那么一点意思,有那么一点模样,天长日久的磨练中,就有自己的特点了。
我现在写的文真的和许多人的写法有些不一样,有些像谁说的那样,都是大白话,好像不合人家的阅读口味,有的人甚至说我的文字适合做评点文章,——这是一个好想法!——但是我还想通过我的文字做点别的什么事就显得不伦不类了,但是我也在继续成长,我也在琢磨自己的路子,也许有些弯子必须走,等我走回来的时候收获会比我被动的接受别人的想法和建议效果好的多。
所以我觉得汪曾祺、老舍、孙犁的文章是我效仿的对象。
写上述文字的时候,我想起了在头条上看到的一个临沂人(网名:一个人穷游中国)做的视频节目,他去了英雄山文化市场,直播了英雄山文化市场里的热闹场面,这些天他已经离开济南,前往德州了,他准备今年会去东北三省穷游,会去漠河,感觉他只是游浪而已,对任何一个地方没有自己的感受,只是在猎奇而已,他走后,对于济南人来说,他只是一颗流星,走了就走了,而留下、继续日常生活的济南人还会继续生活,生活没受任何影响,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这种情怀才算是大城市应有的包容情怀。
但对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来说就有些残酷了。
我这篇文字算是什么呢?我因为是在病中,脑子里没有那么好的集中力,想起什么就说什么,就归属到散谈、或者漫谈一类的文字范畴吧,也许以后这样的文字还会写的更多一些,尽可量的暴露自己的思想,发掘出自身最大的潜力闪光点,也许这次举动会是新的起点,也许今天写的这些文字在未来来说,或许是沙中的黄金、蚌中的珍珠呢。
我这一次买的书中有许多都是这样的随笔一类的文字,比如《容斋随笔》就属于这一类的文字,说的都是自己的想法,聚沙成塔,天长日久,这些成绩也会很有效果的,写作不是一天就能见效果的,坚持下去,尽量少出垃圾,精品多多,每天写一篇,越写越会笔下流露出来的都是真情。
邓拓每天给晚报写文,一篇文章三千字,我做不到那么厉害,也写不了那么长的字数,我也没有这么大的学问,我只写这些千字文,如果写的时间长了,每篇文字都有新意,都有东西,我就会很高兴了。
即使不当一个文学家,就写这些东西,我也会很自豪,很骄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