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派·以读书为名之好文共读

活出你自己

2025-05-30  本文已影响0人  三月桃花雨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次我们的共读任务是夏天敏的小说《我叫孙芸芬》。直觉认为夏天敏是一位女作家,再看小说的内容和文笔,更认定了是一位女作家。可当我去翻看夏天敏的介绍,才惊讶的发现,他是个男人。啧啧,原来男人也可以写出这么婆婆妈妈的东西!我以为只有我写东西这么啰嗦呢,看这个男人的手笔居然与我有几分相似,倒让我有些自鸣得意了。

  《我叫孙芸芬》描写的是一位年近七十的老奶奶,因母亲托梦知道了自己的名字,从而萌生出强烈的自我意识,便辗转回乡,确认名字的真实性,确认后又开始全村标记自己的姓名的故事过程。虽然大家都不觉得无所谓,叫“民娃奶奶”和叫“孙芸芬”都是一个人,但对于孙芸芬却有着年壤之别,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就意味着拥有一个自己,不是他人的附属品,不是归属于任何人,而只是属于自己。一个坚强、勇敢、独立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看的我时而心酸,时而兴奋,在这个农村老太太身上,我看到了我的母亲,也看到了无数个独立女性的影像。

    还记得我第一次着手写文章,还是去参加一个影评比赛,为当年的热播电影《热辣滚烫》写影评。我特地去看了电影,看的我热辣滚烫,回来就写了一篇影评,并且得了奖。后面我又陆续写了《好东西》、《出走的决心》、《还有明天》等电影的影评,其实这些作品的主题都是女性觉醒,而小说《我叫孙芸芬》也是,虽然表现手法不同,艺术形式不同,但核心是一致的,是一个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不管是什么年龄,什么环境,女人,都要做自己。

    我的母亲年龄和主人公孙芸芬的年龄相仿,都是生活在农村的庄稼人,苦了一辈子,累了一辈子,抠抠搜搜了一辈子。不同的是,我们老家在平原,相比于山区,日子要好过些,交通便利些,思想也相对进步些,再加上姥爷是识文断字的教书匠,母亲自小就有名字,还上过三年小学,不算文盲。可即便如此,她也是没有自我的。五六岁就开始帮母亲带弟弟妹妹,八岁才在姥爷的坚持下去上学,虽然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可为生活所迫只能退学回家带孩子。十四岁上工,白天和男孩儿们拼力气,挣几个可怜的工分,晚上和姥姥一起做一大家子的布鞋。后来结婚生子,又成了婆家的重要劳动力,在外帮父亲干农活、做小生意,在家照顾奶奶、我和弟弟,从来没有“我”的概念,一辈子都在为别人。和母亲相比,孙芸芬还真是令人钦佩,她能够意识到“我活了一辈子,快埋进土里的人,连个名字都不配有?”,这就比村里的妇女们进步了不知道多少倍呢。有一个名字,就仿佛在这个世界上有了一席之地,没有白来这世上走一遭。

  老太太执着的去探寻“孙芸芬”这个名字的准确性,那么抠的她居然给弟弟的孙子三百元钱,抢着去付给小舅奶买礼物的钱,这些都是孙芸芬的成长,比起能住上三层楼的弟弟,她不算富有,可她在这些人生大事上不抠,她攒钱是为了给父母修坟、立碑,给自己找到根,在这个世界留下独家属于自己的印记。这个固执的小老太,很真实,也很可爱。特别是她居然想到让村里的酒鬼去给自己宣传名字,宁可付给他酒钱,我都觉得这个小老太思维挺超前的,很有经济头脑呢。虽然最后失败了,但足见她的智慧和力量。小说的结局是她买了二十本作业本,每张纸只写三个字,用浆糊糊到每一家门口,我忍不住大笑,好聪明、好可爱的老太太啊!

  电影《热辣滚烫》里杜乐莹在拳击赛场上内心深处的呐喊:“我还能打!”努力到最后时刻,只为自己,虽然输了比赛,却赢得了自我,至少,她为自己活过!

  看完小说,真想紧握孙芸芬的手,拉上妈妈,和千千万万女生一起呐喊:“为自己而活,生命热辣滚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