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人不爱陶渊明

2017-11-01  本文已影响0人  四顾青山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财可以扩展为一切身外之物。如果一个社会,取之无道的现象常常发生,周围人因司空见惯而对此见怪不怪,甚至同流合污的人越来越多,那么你怎么办?如果你还在坚守取之有道,你就会被视为另类而遭到打压诋毁。如果你放弃坚守,于陶渊明这样的人,就是违己交病。归隐付出的代价是必须忍受物质上的贫困,但收获了心灵的自由。不归隐,还在那样的环境挣扎,心灵更痛苦。更何况还有“身处鲍鱼之肆久矣,不觉其臭”的危险。物质的贫困好忍受,灵魂的堕落太可怕了。这是陶渊明这样的人的选择。现实中做相反选择,良心也不痛的大有人在。陶渊明的可贵正体现于此。世道黑暗,坚守自我太不容易了。

陶渊明不是一开始就是隐士。从“骞翮思远翥”到“羁鸟恋旧林”再到“飞鸟相与还”,他以“鸟”为喻,讲自己的心路历程。我可以想象一个曾经“猛志逸四海”的年轻人是怎样地历经一次次失望,在社会上跌跌撞撞瑀瑀独行,最后彻底看穿,回归田园,回归内心。人生在世,处于群体当中,想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凭借自己的才华获得认可,这无可厚非。但是一旦你已经尽力,依然不被认可,并且你也不愿同流合污,这时,有人会表现出屈原似的幽怨,一直让自己活得不开心,这是对所谓的功业太执着了。而有人在心灰意冷之后依旧选择热爱生活,享受日常中的盎然诗意。生命说到底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我不敢说第一种不好第二种好,我只说屈原们可能一直在反哺痛苦,会越来越痛苦。陶渊明的生活理念含有解脱。人在世上,既得想想”岁华竟摇落,芳意竟何成”,也得想想“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既要向外寻求些什么,同时也要向内坚守些什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