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识一颗平常心
本月有点辜负“11”的意义,一心一意不见了,有2/3的时间处于三心二意之中。不过,日子是过以后。
前半月追看了两本书,作者是刚获得鲁迅文学奖文艺评论奖的张莉老师。“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寻找,都是一次辨认。漫长旅途,如果运气够好,会遇到同路人的。那就有如荒原游荡后的久别重逢。”我为她的这段话哭得稀里哗啦。现在仍然想不起来原由。或许她之于我,就是久别重逢吧。
通过她的评论,我知道了许多作者,尽管没一一读过作品,但是感受到了他们是与文学共同生长的。我一方面庆幸自己对文学的敬畏,另一方面是深深的惭愧,自己坐井观天,一直以来对文字表达和文学之间的关系是混淆的,确切地说从未认真考虑过。
手怯,码字的时候犹豫增多。后来在看到毕飞宇和张莉老师对话时说的“学养不足”,直接变成了胆怯。我的焦虑情绪值爆表,立刻产生的反应是练笔计划艰难进行,一行行的文字,突然失去了吸引力。可是养成的习惯又让我每天坐在电脑前无意识地码了一堆又一堆。
这样过了两天,我决定什么都不想,就是把已有的文字进行删改,增补。起初是强迫,默念着一定要完成自己的第一个一百万字,管它结果如何。慢慢地,我可以沉浸在自己写的故事里,就有了意外的《心城》,完成的是三万多字,整体架构让我自己挺吃惊。现在发布了一万多字,完结能有两万字吧,算是一个短篇。
然后我观看了鲁迅文学奖的颁奖典礼,看见了我的偶像张莉老师,听到了她的获奖发言,兴奋激动之后,突然如释重负。我也可以做一粒种子,慢慢地发芽成长啊!抓紧时间,把张莉老师的书重新读了一遍。因为平心静气,所以收获颇多。感谢执拗的自己,感恩微火的光亮。
自我较劲过后,盘点这个月的成绩单,再一次喜出望外,读和写居然都不错。没到月底呢,百万字搞定。虽然就是一个数字,但是纪念意义还是蛮大的。下一个两年,我是不是可以期待达到质的飞跃,应该是。
和张莉老师告别后,我追的是作家葛亮。他的作品可谓佳肴,我尝试着带上现学来的、零星的评论角度去看,色香味俱全。不好好享用,我就是傻子了,有什么都留待吃饱喝足后再说。《北鸢》马上看完,下个月是《瓦猫》和《燕食记》。好书太多,慢慢地看,寻找重逢的感觉。
我有了突破性的进步是完成了一篇接近真正意义的书评。这必须要感谢万老师的耐心指导!接下来我每个月都要选择一本书来写一篇。拆解名家名作,自己写才更有章法。
想着,写着,下个月的书单和练笔计划落地了。此时此刻,我很轻松。没有绝对的好事与坏事,端看心态如何。把人生这本日历,按月翻篇,着眼在现在和未来,为能够改变的事情去尽力。扪心自问,满意地自答:一颗平常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