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教练,是父母的本分
2023-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文兄_a997
父母为什么要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教练?
首先作为教练的一个前提是:自己得懂自己要教的东西,不仅懂还得做到才行。之后就是陪伴学生的过程,陪着学生不断练习,在学生遇到问题卡壳的时候,通过提问、演示等方式,帮助其解决问题,进而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教练在教和练的过程中自己也会成长)
父母自己现在都不会,或者从来没把自己当作教练的角色,怎么办?
逼也要把自己逼迫成教练,也就是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教练。因为教练工作,是为人父母的分内之事,也就是必须要做的、没有任何余地可以商量的事情。跟会不会、懂不懂、嫌不嫌累、嫌不嫌脏没关系,是哪怕赶鸭子上架,也要“背水一战”的程度。
成为优秀教练的核心素质:“真诚热爱自己的学生”,而不仅仅单纯是自己作为教练这份职业。
所以,父母,是真诚热爱自己学生的教练的最佳人选。
需要教什么?
并不是所有的知识,而是9年义务教育阶段之前的基础性的、正常人都应该会的知识。即便是为了节省父母的时间,将部分教练内容外包出去,前提父母也要清楚外包这个行为,其中的行道。父母需要懂行,需要有判断的标准,分清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合格的、哪个仅仅是及格的,否则真的是不懂事。
小朋友的学习是潜意识的学习,或者叫全息学习,也就是他能接触到的的事物,对他来说都是一种学习。无论是大人们的交流沟通,还是各种电子产品的影响。所以父母要以教练的姿态,树立榜样,以身作则,同时也为孩子们建立起防护罩,避免他们跌入环境的陷阱,以及现代化的工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