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人高蟾登高写下一首诗,后两句千古闻名
晚唐时的高蟾,实在有点像一个当时代的“愤青”。他有气节,尽管家贫,但当有人无缘无故要拿千金资助他时,他却拒绝了,“即身死亦不受”;他考科举了十年都没有中第,愤而爬上院墙题了一首诗,抨击当时科举考场的不公。
然则这首题诗虽然引起了一定的舆论反响,但对高蟾的命运却并未有所改善,高蟾仍然落第了。后来,他想不过,又写下一首《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这首诗以碧桃与红杏和露种、倚云栽来比喻某些得势的考生因有所依凭而春风得意,将自己比作是秋江上的芙蓉。诗既影射了当时的现实,又抒发了自己秉持气节、且腹有才华的心志,引起了高侍郎对其才华的注意,这才得以被推荐。
第二年,高蟾果然如愿以偿,得中进士。可以说,是这首诗改变了他的命运。
不过高蟾更加广为流传的一首诗则是另一首七绝《金陵晚望》,尤其后两句,更是千古名句,为后世诗人词人所喜。
《金陵晚望》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有资料说这首诗为一首题画,但比起题画诗来,这首诗更应看作是一首登高晚望的诗歌,诗人登临赋诗。
诗前两句写诗人登上高台眺望金陵城所思所见,是一天的日暮时分、是一年的深秋之季。“浮云”“晚翠”“落日”“秋声”,虽为景,实则笼罩着一层愁绪。
金陵作为南朝古都,在诗人的笔墨下,诞生了不少好诗。高蟾这首怀古诗写的是金陵,实则既日暮又深秋,很难让人不联想到其对晚唐现实的隐喻与忧虑。
后两句则直道,眼前的景画手能画,然则我的一片心绪,却是没有人能够画得出来的。这不仅写出了个人的忧虑,也反映出了时代的哀声。
“伤心”如忧愁一般,是萦绕在诗人内心的无法排解的情感,这情感是虚的,没有实体,古今多少诗人,为了将之具象化,想了很多的法子:它很重,重得蚱蜢舟都无法载动;它弥漫天际,任天地无处不在,如“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而高蟾则说,任这世间有再多的好画手,也画不出我的一片伤心。
窃以为,现代流行语“肖邦也弹不出我的悲伤”怕也是从此化用而来的吧。
尽管后世人对高蟾诗歌总体评价并不甚高,但这首诗在读书君看来,却是很好,颇具匠心。而末句“一片伤心画不成”更是为许多人所喜爱,后世有诗人在写诗时全句“引用”,其中,尤以清时纳兰性德所书为最佳。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高蟾之后,韦庄在看到六幅南朝故事的彩绘之后,还写下一首题画诗。在他看来,伤心也是可画的——
《 金陵图 》
唐·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