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此典句出自[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
①灵澈:人名,当时著名诗僧。诗题一作“送灵澈上人。”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②苍苍:深青色。这里指葱笼的树色。
③竹林寺:一称“鹤林寺”,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南黄鹤山上。
④杳杳(yǎo):隐约,深远的样子。这里指天边的暮色。
⑤荷(hè):背、负。
⑥荷笠:背着斗笠。
⑦带斜阳:映照在夕阳中。
⑧青山独归:即独归青山。
译文:
在苍翠的竹林寺院中,远远传来深沉的晚钟。 他身背斗笠披着晚霞,独回青山渐行渐远。
赏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所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
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
“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
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有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禁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
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
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并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