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读书

读书《杀死一只知更鸟》

2021-10-26  本文已影响0人  芳草无香

坦白说,美国女作家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本书读完后,我并没有觉得有多么震撼或揪人心弦似的感动。这本书主要是以一个10岁孩子的视角讲述美国大萧条时期梅科姆镇上的人和事。

如果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应该只有两个人或事,其中一个是一直各种铺垫的怪人阿瑟·“布”·拉德利,因其小时候闯祸从此被关至家中,终年没有再出门,因其从不与镇上的其他人接触而变得神秘。阿瑟最终救了主人公斯库特和他的哥哥杰姆。

另一件事便是黑人汤姆·鲁滨逊,原本一个诚实、善良的黑人,因其同情镇上最贫穷的白人鲍伯·尤厄尔一家,便常常帮助他的女儿马耶拉做事,却被尤厄尔父女污陷强奸而最终导致死亡的悲惨命运。我想这件事应该是这本书的主旨,反应美国的种族歧视。汤姆就像文中说的知更鸟一样,他不害人,只为人们唱歌,所以杀知更鸟就等于犯罪。而在法庭上,律师阿蒂克斯已经把尤厄尔的污陷、汤姆的清白无辜分析的透彻明白,在事实已展现在眼前的情况下,陪审团最终仍做出了汤姆有罪的判决。让人无比扼腕的同时,深切感受到的是种族不平等为人们带来的悲哀!

当然书中最让人佩服的当属斯库特的父亲,也是镇上的律师阿蒂克斯·芬奇,他对孩子的教育、对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人民的一视同仁以及他自己的为人处世原则是值得称颂和学习的。

抛开时代背景及民族大义不讲,单从一个市民读者的角度看这本书,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其实让我感叹的是人性的善与恶从来与地域、民族无关,天下大同。提高自身修养才是社会真正应该倡导和支持的长期政策。

1、人性的善与恶

阿瑟·“布”·拉德利被镇上的人视为怪人,甚至有种种恶毒的谣言抵毁他们家族的名誉,但主人公感受到的,却是他一次次在大树洞里放礼物给他们、主动缝好杰姆被铁丝网刮破的裤子,直到最后在黑暗中救了斯库特和杰姆的命。在最后一次斯库特接触阿瑟的时候,才清楚的认识到,他是一个善良、内向、害羞又少言寡语的人。

汤姆虽然是一个黑人,但他诚实、勤劳、善良、本份,仅仅是因为他的肤色,即便是明明白白的事实,都没能救得自己的命。而事实是因为一个黑人主动、不求回报的为白人提供服务,在这家白人看来,是不正常的,或者说他们认为没有人会这么好心不求回报的去帮助别人。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了篇报道,文章标题是“等好了我要杀他”,这句话出自一个老太太之口,他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说的。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名75岁的老太太在下公交车之后,不小心磕到马路牙子摔倒了,因其在公交站附近,公交司机马师傅看到后扶他起来把他送到医院并帮忙交了2000块钱的押金,结果被老太太污陷说是他把自己弄伤的。老太的家人以同样的口气向马师傅讨说法,他们的理由就是如果不是他弄的,他怎么那么好心送老人来医院还垫付医药费?

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这与尤厄尔的做法何其相似?

所以说人性,是不分地域和种族的,孟子说人性本善,而荀子则说人性本恶,其实善与恶从来都是一个人的两面,一念之间,关键在于你持哪一面面对这个世界。

2、如果全民的个人素质提高了,这个社会将会是一片和谐太平

人之生于社会,存在于各种集体之中,所以人的各种烦恼、犯罪无不来源于这个集体,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摩擦。设想如果全社会的人都提高自身修养,都能平和、礼貌、公正、无私、谦逊的对待身边的人,这个世界上还会有战争杀伐吗?还会有犯罪和争吵吗?

当然这是绝对理想化的状态,人的自我生存本性决定了人不可能做到绝对无私和公正,也当然不会所有人都有那么好的修养。但我想,只要社会倡导、支持这些正面的、积极的、阳光的理念,那么至少可以引导大部分人遵从,让这个社会得以净化。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最近几年,我们身边的观念导向已经越来越正面,越来越积极向上了,那些灰暗的、反社会的言行越来越少了。我想这不能说与我们国家的大众娱乐导向无关,不是吗?所以说,这其实也并非不能做到。

知更鸟被认定是无害的,只会为人们唱歌的,杀了就是犯罪。小说里的汤姆就是这样一只知更鸟,结果被判了死刑,新闻里那位好心的司机师傅也是一只知更鸟,结果被人冤枉。

每个人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都希望有这样一只知更鸟出现,来帮助自己,只是帮助过后,有些人选择的“卸磨杀驴、过河拆桥”,使得我们身边的知更鸟越来越少,观望者越来越多,让这个世界显现出不该有的冷漠。

那么,是什么在泯灭人心的善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