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之中
我十四岁的时候,听说《围城》是一本“幽默至极”的书,我就兴冲冲地去书店将它买回来读了起来,结果自然是,对一个以为幽默是“十万个冷笑话”的少年来说,《围城》真是一点都看不下去,没两页我就把它搁那了,读书这事我从不强求。
可是十六岁的时候,转机出现了,我突然奇迹般地发现《围城》确实很精彩,能逗得我嘎嘎乐。这使得《围城》成为我个人阅读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本书,因为它至少告诉了我两件事,阅读理解力还真是会进步的,以及人和书之间也讲究个机缘巧合。
十六岁的我喜欢前半部分的《围城》,虽然方鸿渐从船开出来的时候就已然是个令人失望的主角,却至少也还有一丝丝“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味道。局势动荡,海外归来的一介草包寄人篱下,日子太舒爽显然是没有,但基本上不愁吃穿,面子工程也都还能维持住,时不时就可以和苏小姐、唐小姐调个情,干点风花雪月之事,失恋都失得有滋有味,很符合上海的点心以及格调,不是“酥”,就是“糖”。那个时候,玩笑还是开得起的,讽刺也还是轻轻松松的,自嘲也还能享有一点自得的幽默。十六岁的我仅能欣赏这种无伤大雅的失落,对于整本书后半部分气氛的“急转直下”,感到不适。
而二十五岁的我却认真读起了后半部分,看着方鸿渐与赵辛楣一行从上海离开前往内陆国立三闾大学,一路惶惶,有时候饥寒交迫,有时候勾心斗角,生活似乎终于不耐维持仅有的体面,一点一点展露了它苦涩的面目。途中赵辛楣对方鸿渐说,“你不讨厌,可是你很没用”,十六岁意气风发的少年心想,他明明已经没用到很讨厌了。我隐约记得我甚至还在一次考场作文里,将“不要活成方鸿渐”当作一碗鸡汤素材给改卷老师灌了下去。这可真是一语成谶了。如果我知道我会活成这没用的样子,当年一定会嘴下留情的。二十五岁的我再也不敢讨厌方鸿渐,毕竟自己的脸上早就流露出了和他一样懦弱的神色。当年我没太当回事的赵辛楣成了最讨人喜欢的角色,他不讨厌,也很有用,是很多人都希望活成的样子;而多数人,比如我,却能在方鸿渐身上找到自己。当然也许事情没那么糟,我们在别人眼中大概也还很有用,像是李某、顾某、高某、刘某、汪某、韩某,但很讨厌。
可能这个年纪看围城最大的感触就是,隐晦的荤段子更秒懂了一些。钱钟书的嘴巴真是挺毒的。
开玩笑,最大的感触是,像围城的绝不只是婚姻而已,生活的一切困境,也许生活本身,就是一场两难的挣扎,无时无刻不映射出我们充满恐惧与欲望的人心。
还有就是,一本书太像一个人,有初识,有相遇,有相知,有久别,有重逢,也永远有重新的了解,如果你们还是朋友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