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精力,而非时间

2020-03-06  本文已影响0人  Ericsome

我们学习各种时间管理方法,试图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来提高效率。但是学了很多的时间管理工具,番茄钟、GTD……回顾下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真的有效果吗?时间看来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是有的人就可以精神地工作一整天,有的人面对电脑屏幕就开始打哈欠,注意力不集中。那你有可能就忽视了精力管理的重要性。

什么是精力?

精力是我们每个人做事情的能力,要注意的是包括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和精神的能力。精力管理的发现源于对职业运动员表现差异的研究。传统理论认为让有天分的选手掌握正确的技能就自然可以在竞争中发挥出最佳水平。LGE效能体系公司另辟蹊径,帮助运动员更有效地管理精力,不着眼于选手战术或技术的培训,而是指导运动员如何充分利用比赛的间隙有效放松,充分休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们的精力主要来源于4个方面: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和精神的能量。我们必须管理好这始终精力才能保持最佳状态。大家常说的劳逸结合的观点更多是从身体的能量来说,精力管理更加体系化。

身体层面的精力以数量计,从低到高。主要表现为身体可以做出与力量、耐力、灵活性和恢复力相关的动作,可通过呼吸、饮食、运动和睡眠等方式调节。

情感层面的精力以质量计,分为消极和积极。主要表现为自信乐观、与他人关系融洽等。情感层面的灵活性是指能够以坦率的情绪做事而非意气用事,而弹性是指抗压能力,即在面对挫折、失败甚至是失去时,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包括对自我的认知与接纳、与他人的亲密互动和常规的人际交往。

思想层面的精力以强度来衡量,即持续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创造力、专注力、现实的乐观主义和大脑的可塑性。思想层面的灵活性是指能够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平衡,接纳包容不同的想法和观点。

精神层面的精力以重心来衡量,即一个人主要将时间和精力投在哪里以及多大程度上按照自己的理想意愿生活,主要表现为富有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体现人生价值和意义。它是一个人最深层的价值观,不受外界影响,有时甚至为了坚持信念牺牲自我也在所不惜。

精神层面处于精力管理的顶端,当你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动力也就不断。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但要去做一件自己非做不可的事情的时候,自己像是打了鸡血一般拼命行动,甚至熬夜都不会觉得困,但是这样的状态是不可持续的,长期会影响到身体。总而言之,身体、情感、思想和精神,4种相辅相成,需要保持平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