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短篇小说写作指南》读书笔记1
第一章,怎样把小说写得有趣
迈克尔·安吉洛说过:“完美不在于细节,但细节能成就完美。”把这句话改写一下,一个有抱负的短篇小说作者也许可以对自己说:“拒绝不在于细节,但细节能导致拒绝。”对细节的雕琢能体现出作家的文学技巧。老手和菜鸟之间唯一真正的区别就是创作技巧:他们的素材都是一样的,主要区别在于技巧水平的高低。
你可以从两方面来判断一个短篇小说作者的写作技巧。第一个是他对结构的把控,衡量的是作者的构思能力。这体现了他观察、辨别、归类和整合素材的水平。第二个是对素材进行艺术性呈现的能力,包括融合小说素材,让读者察觉不到其中的技巧,只感觉到最终的效果。这是“隐藏艺术的艺术”,来自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它是一种符合现代短篇小说特殊要求的写作。作者的这两种能力(构思和呈现)应该并驾齐驱。正如所有能力一样,这二者都可以通过练习来得到提高。
人物对于刺激的反应能展示出他的性格,这一点适用于所有的虚构类写作。不论是长篇小说家、剧作家还是短篇小说作者,所有创意写作者的目的都是相同的:通过主角对生活中各种刺激的反应来展示其性格。
可以说,作者是通过一系列相遇和互动来刻画他的人物的。这些相遇或互动也许可以归类为呈现单元。这个知识可以帮助你修正对于现代短篇小说的定义,即:小说就是一个人对于发生在自己或他人身上的事件的描述,并通过一系列相遇或互动来进行呈现。
情节由危机或转折点组成。读者被小说情节所激起的兴趣,常常与被呈现单元所激起的兴趣差别很大。
1.刺激因素(最常见的是另一个人)
2.人物
3.人物的反应,对人物的塑造
当我们以场景为单元来讨论的时候,应该看到在一个得到理想展开的呈现单元里,一个人物带着某种直接目标,而另一个人物或力量的直接目标与前者相反,二者遭遇与碰撞的结果就是互动。因此,在每个场景里,人物都有一个明确和直接的目标,与其在主要故事中的那个目标区别很大。出于这个原因,一个场景或其他的呈现单元可以独立地引起读者的兴趣。
另一方面,一旦读者意识到了他在呈现单元中所感觉到的兴趣对主体情节有影响,这种兴趣也会得到增强,并认识到正是因为这个场景或呈现单元里发生的事,而导致了小说中的危机或转折点。所以,如果作者想要引起并保持住读者的兴趣,就得为自己的小说选择这种能引发主体情节危机的呈现单元。
呈现则是要合理地填充大纲的细节,从而为读者创造现实的幻象,并且还要足够有趣,来引起读者的兴趣,并始终保持下去。
一篇短篇小说必须有一个开头、一个结尾和一个主体。开头的作用是提出主角在这篇小说中所面对的难题,这些解释性的内容是必要的,比如背景、人物性格和前情,能够给小说要讲的难题增加合理性和趣味性。
结尾的重点是展示主角(或某种被主角调动的力量)解决掉开头那个难题的最后行动。
小说的主体就是故事本身,展示主角为解决主要叙事难题而进行的一系列相遇或互动。
两个作者可能会选择同样的事件进行描写,但他们各自的安排方式,特别是在开头的部分,会导致一个作者的小说读起来非常有趣并被接受,而第二个作者的小说却被拒绝,因为它读起来很无趣。
然而更常见的是,第二个作者被拒绝的原因在于,他虽然选择了同样的事件,但在展开这些事件的时候,在一系列的刺激和反应中,他的呈现是无效的,因为他的大纲或框架太过明显,让读者能直接看到,缺乏幻象的氛围。这是呈现中最严重的错误。在大部分被拒绝的小说里,作者都太急于把故事给读者讲清楚,但却没有通过精心选择的呈现单元来建立起现实的幻象。另一方面,如果一篇小说被拒绝的原因是缺乏情节,那就是作者只顾着渲染呈现单元了,而没有小说危机或情节危机的穿插。如果一个作者能把呈现单元和小说危机相互穿插的必要性牢牢记住,那么他就能把任何事件写得有趣。有趣是首要要求,比起情节,它更多的是依赖于呈现。
趣味,根据词典解释,指的是持续性的注意力。如何让读者保持持续的注意力,这个问题摆在每一个写小说的作者面前。
抓住他的兴趣然后保持住,这是短篇小说作者永无止境的任务。你瞧,你有两个关于兴趣的难题:抓住和保持。要抓住读者的兴趣,你必须激起他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一种想要知道更多的单一冲动。这样能引起他的注意;但他一旦知道了激起自己好奇心的东西是什么,注意力就会减弱。
所以在此之前,你必须激起另一种注意力,一种不那么容易减弱的:持续性注意力。如果对他注意力的吸引仅仅建立在好奇心之上,那么他潜在的疑问是“它讲的是什么?”另一方面,持续性注意力能给他的期待加码,让他不由得自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以及最本质和最基础的“这个人物受到了这样的刺激,现在他会怎么做呢?”,持续性注意力在好奇心之上又增加了期待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悬念。
怎样把这两种兴趣运用到小说的结构分区中。这些结构分区就是开头、主体和结尾。
设计目的主要是用来引起读者兴趣的那些方法,你必须用在小说的开头。开头指的不仅仅是开始的几段话,有时候会占到整篇小说的一半或三分之二。开头部分又包括两个子分区:一个是情境,或叙事难题,这部分要让读者明白主角面临着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他必须有所行动。
开头的解释性部分,其作用是说明造成难题的条件或事态。在一些小说里,主要(小说)难题实在太有趣,以至于不需要进行解释,它就可以直接被呈现出来,并凭借自身抓住读者的兴趣。这被称为具有内在趣味的小说情境。
然而,在大部分小说里,只有通过解释性说明(主角所面对的条件或事态)了解了主要(小说)难题的重要性之后,读者才会觉得它有趣。这被称为具有综合趣味的小说情境。
所以在构思小说开头时,你要记住这两个部分:
1.主要叙事难题或小说情境,要么是内在趣味的,要么是综合趣味的。
2.解释性说明,告诉读者造成这一小说难题的条件是什么。
假设读者有足够的兴趣看完小说的开头直到主体部分,那么他就会继续读下去。所以你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要马上引起他的兴趣。要做到这一点,你得在获得他的持续性兴趣(通过主体部分的相遇或互动)之前,先引起他的好奇心。
这种对趣味的需求,你必须全程牢记在心,从开头第一句话到结尾最后一个字,尤其是在开头解释性说明的部分,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往往就是靠这些解释性说明。小说的开头负责吸引读者注意,往往也决定了他——也包括编辑室里那些专业的“读者”——会不会继续把这篇小说读下去。
而任何小说最开头的地方,能立即让读者注意到的部分,就是标题。从趣味的角度来看,一个出色的标题是你引起读者兴趣的第一步。你的标题应该醒目亮眼,并具有挑逗性和挑战性
吸引兴趣的第一个工具,就是选择一个能让读者的目光停下来,能激起读者好奇心的标题。
不管你打算写什么样的小说,无论你处在小说写作的哪一个阶段,你的素材永远是相同的:由刺激因素、人物和角色反应所构成的一种叙事模式。
为了让读者觉得小说的开头够有趣,你在安排素材时必须给读者讲清楚,一个面临着严重事业危机的角色遇到了一个难题,需要他付诸行动去解决;或者他陷入了某种困境,必须自救;再或者由于处在某个位置上,他必须在两种做法中做出选择。
当角色要完成某件事,或要做出某种选择时,就总会产生叙事难题。只有当“目标”或“决定”这两者中的某一种元素被呈现出来,叙事难题才会存在。所有小说的开头都必须遵守这个基本要求。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它才是小说。
单个场景里包含着所有元素,是一篇完整小说的微缩版。场景中的难题通常都是“目标”,所以我们可以说一篇小说有多个“场景目标”和一个“小说目标”。两种都能用来抓住读者的兴趣。
这个目标是一个场景目标,它们的出现会让读者问自己:“A能成功地从B那里打听到消息吗?”等问题。
只要你让读者明白了主角得去完成某件事,或做出某种决定,那你就成功了。
这就是关于兴趣的基本秘密——重要性。一个涉及目标和选择的情境,它的有趣程度是和它的重要性成正比的。完成一件事的重要性越高,一旦失败,造成的灾难也就越严重。一个决定或选择的影响范围越大,一旦选错,带来的后果也就越严重。
在具有内在重要性的小说情境中,主要情境自身的趣味能马上给小说的情节也带来趣味,并且可以在解释性说明之前就呈现出来。
因为只有在读者通过解释性说明,搞清楚了主要情境的重要性之后,情节趣味才会凸显出来。
1个普通人+1种普通的生活=0
1个普通人+1个普通的妻子=0
1个普通人+1辆车+1把枪+1瓶酒=新闻
1个银行出纳员+1个妻子+7个孩子=0
1个银行出纳员+10万美元+1个歌舞团女孩=头条新闻
解释一下当然就是,没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就是普通的东西;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就是特殊的东西。这样你就得到了刺激或创造兴趣的另一种方法——特殊。特殊这种属性可能在于小说情境中,也可能在于面对情境的角色身上。
在为主要(小说)难题选择特殊的情境素材时,你只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你认识的一百个人里,有多少人面对过这个难题。而选择特殊的角色类型时,要问的问题也差不多,那就是你出门在街上遇到的一百个人里,有多少人属于这个特殊的类型。
背景和人物本身是没有叙事或情节趣味的。它们只是刺激因素。情节是被安排成危机的反应。
通过对普通现象进行特殊的解读,或对普通事件进行特殊的改编,来创造出趣味。这样你就得到了抓住兴趣的第五个工具——把显而易见的普通转化为特殊。这不是一个文笔的问题,而是一个概念创意的问题。
作家要依靠想象力来辨别出那些特殊的东西,尤其是在特殊性并不明显的情况下。这项能力能帮助你给所有小说里通常最乏味的那个部分(主要情境的解释性说明)增加趣味,同时,通过这项能力,也能判断你作为一个创意写作者的水平高低。
对比或反衬就是你创造兴趣的第六种方法。这种对比可能会是在主角与背景之间。
厄文·科布在《我们老南方人》中就做了这种对比,把一个简单、直率且善良的典型南方老将军和一个同样典型的合唱团女孩放在一起。这种人物与特殊背景之间,或特殊人物与普通人物之间,或特殊人物与普通难题之间,或普通人物与特殊难题之间的对比,几乎自动成为你抓住兴趣的第七种方法——为即将到来的冲突、将要克服的困难和将要引起的灾难做铺垫。
有一点非常重要,你要能分清两种不同的趣味:呈现趣味和情节趣味。被标题引发的兴趣;被正反对比引发的兴趣;被形象化引发的兴趣;被特殊条件和特殊角色引发的兴趣,甚至是对预示的困难、冲突或灾难所产生的兴趣,都附属和依赖于小说趣味或情节趣味。情节趣味的作用是要让读者明白叙事转折点或危机的重要性。其他类型的趣味则是用来避免让读者在接受信息时感到无聊的,这些信息负责传递的正是叙事转折点或危机的特殊性或重要性,其中最根本的是主要危机或主要小说情境。没有一个重要的情境(某件要完成的事或某个要做出的决定,具有内在重要性或综合重要性),就没有小说,这一点怎么反复强调都不为过。同样,没有小说也就不会有小说趣味或情节趣味。所有其他的趣味都属于呈现趣味。
当读者明白了小说情境,冲突开始上演的时候,真正的小说趣味才会出现。只有当冲突在某种相遇的形式中展示出来时,才会有持续性的“小说趣味”。
所以数一数,你一共有七种方法可以用来在小说开头抓住读者的兴趣,其中有一条(即第七条——给困难、冲突或灾难做铺垫)在好奇心之外,还包含着期待感,这能让你的小说更富有戏剧性。
1.一个醒目亮眼,并具有挑逗性(指的是好的方面)和挑战性的标题。
2.一个小说情境(要完成的事或要做的决定)。
3.情境或其相关事项的重要性,要在场景中说清楚。
4.小说情境或主角身上要有特殊之处。
5.用有新意的概念或解读,把看似普通的东西变得特殊。
6.对比或反衬。
7.给困难、冲突或灾难做铺垫,让读者的兴趣一直保持到小说主体部分。
你必须牢记,开头指的不仅仅是开始的几段话,而是要包含小说的这些方面:说明主角所面对的主要情境,解释背景、人物性格或前情,这些必要的工作能为情境增添合理性和趣味性。主要情境可能在解释性说明之前,也可能在其之后。从趣味上来看,一个优秀的小说情境应该源于主角生活中的一个严重危机,它的结果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需要主角立刻开始行动。它的趣味性是与重要性或特殊性成正比的。它的首要作用是展示主角需要完成的事或要做的决定,包括可能的困难或灾难,在根本上是与某种敌对力量的冲突。
一旦读者对你预示的冲突产生了兴趣,还拖拖拉拉地不让敌对力量登场,那当然是很不明智的。你要选择一个尽可能早的合理时间,给主角和反派安排一次相遇。别忘了情节趣味的必要性,你要让这次相遇的结果给主角带来一个新的情境,形成一次新的危机。主角不得不再次尝试为叙事难题寻找解决办法,这样读者就会明白,在这个新情况得到解决之前,主要情境的结果依然悬而未决。小说主体部分的这个新危机或转折点,能为读者延续原小说难题中(开头部分)的重要性。
编辑说“没有足够的小说趣味”,他的意思无非是这二者之一:这篇小说缺乏足够多的危机,在向结果推进的过程中无法持续吊住读者的胃口;或者危机之间穿插的人物互动本身不够有趣,无法在新的危机到来之前留住读者的注意力。在第一种情况中,你的不足之处在于构思,在于对事件的选择和安排,无法让读者感觉到危机。在第二种情况中,你的不足之处在于呈现,这通常意味着你选择的相遇场景里没有足够的碰撞。普通读者所说的“我不喜欢这篇小说,因为‘什么也没发生。’”就是这个意思。大部分被拒稿的小说都有这个基本的毛病。它们缺少足够的遭遇,所以读者就感觉不到双方势力的碰撞。或者是没有让读者感觉到成功的希望很渺茫,因此也就无法保持悬念。小说趣味就蕴含在发生的遭遇中。在结构合理的小说里,这样的遭遇会自然地从(小说)主要情境中发展出来。
敌对双方之间的冲突或碰撞,就是创造兴趣的第八种方法。它是保持兴趣的主要方法。但如果你的情节感很差,无法让观众明白每一次相遇或遭遇的结果都是主角解决难题过程中的一次危机,而这样的危机或转折点构成了新的情境,让最终的结果依然悬而未决。
冲突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带来了期待感,让读者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所以危机和互动都可以制造小说趣味,但最好是二者兼有。因为小说趣味来自悬念,这种悬念可以跟人物在某一次互动中的直接目标有关,也可以跟整篇小说的主要情境有关。然而在小说主体部分,你要刺激的兴趣一定是持续性注意力或俗称的“悬念”。
你继续保持结果的不确定性,从而延续了开头部分那种被吊起的好奇心;这种趣味是悬念。但当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悬念结束之后,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让读者感到读你的小说不是浪费时间。
结尾不一定非得是传统的“大团圆”结局。只要看起来具有必然性就行了。小说结尾部分的趣味是满足感。
欧·亨利是个伟大的典型。他非常擅长制造情节上的巧妙反转。
因为他是运用一种工具的杰出大师——出人意料。给主角面对的原情境来一个逆转,这能让读者对结局产生满足感,这种方法一直很受欢迎。惊讶带来了戏剧性。亨利·菲尔丁(12)被认为是英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他对兴趣法则有着非常巧妙的论述:“……我认为,在这少数几条限制之内,作家应该被允许尽情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写作;不,只要他能严格遵守合理性的规则,那么他越能让读者感到惊讶,就越能获得读者的注意,越能让读者着迷。”
欧·亨利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The Cop and the Anthem)就是一个通过情境逆转出人意料的典型例子。一个流浪汉原本想被拘捕,他尝试了各种可以被抓进监狱的常规犯罪行为,全都失败了,却在他改变主意之后,在聆听教堂音乐时被抓了起来。
另一个我还没有谈到过的工具虽然非常有效,但却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常用。你已经看到了,通过与其他事件进行结合,一个没有内在趣味的事件可以被赋予综合趣味或组合趣味。
维持兴趣的第十二个,也是最后一个工具,通常要靠勤加练习来获得。你读小说的时候经常会发现,某一篇小说非常有趣,但它的情节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新意。你会不断地读某一类小说,里面都是些相同的人物。你甚至会渴望读到一些人物和事件都刻意扭曲的小说。你喜欢这些小说是因为作者的语言天赋,他的文笔中有着某种新颖或迷人的东西。用教皇的话来说就是:“很多人脑子里都想过,但从没有人能这么出色地表达出来。”这种文笔上的原创性或魅力可能会贯穿小说的始终。可能会被用在刺激好奇心、制造悬念或提供满足感的时候。这种创造兴趣的方法不应与第三种方法(即对普通现象进行特殊的解读)相混淆,后者先于文笔,也绝不依赖于文笔。解读属于构思;文笔属于呈现。
虽然出人意料的结局通常被用在小说结尾,来展示小说情境所发生的讽刺性逆转,但你也可以把这种意外性用在某一个场景的结尾处。这样一来它就会在情节中形成一次危机,并且可以出现在小说进程中的任意一点——开头部分或主体部分。可以出现在任何时刻、任何一次互动之后,甚至出现在某一次互动中间。
你的任务是选择或创造重要的小说情境。你要先把它具象化成主角要去完成的某件事,或要去决定(选择)的某件事。如果这样建立起的小说难题本身不够有趣,那就增加它的重要性,最好是既重要,又特别,从而让它变得有趣。
想象力也需要锻炼。就像自然界中的其他东西一样,想象力也要靠摄入养分才能成长。
兴趣法则在现代短篇小说各部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