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自我成就之间,也许只隔了一座直面情绪的桥
昨天看马未都先生的节目《观复嘟嘟丁酉版:九宫壶》,他说他很久以来有一个心愿,就是做一组壶,其中每把壶的功能和材质都不一样。为此,他找了很多工匠,国内和台湾的工匠都不愿意接活,觉得马爷的要求太苛刻。因为他对壶的密封、出水的流畅,材质和造型的要求都很高。那些工匠觉得制作太难,有可能达不到马爷的要求,面子丢了,连朋友也做不了。没办法,马爷就去了日本。当他提出同样苛刻的要求时,日本的工匠却说,这是做壶最基本的条件。他们的理念是:客户可以提各种要求,自己应该尽所能去达到这些要求,达不到就不收钱。
看到这我很有感触。有些人只想保住自己原有的名声,有些人却更愿意去创造自己人生的巅峰。有些人因为害怕失败,情愿不去尝试,而有些人把有可能失败当作人生的一种挑战和机遇。有些人做事非常受事情之外的因素所影响,而有些人只关注事情本身是不是自己想做的。
我常常会觉得前一种人活得有些亏,因为他们失去了很多可以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机会,由此也失去了马斯洛说的高峰体验。但后来,一个朋友改变了我的想法?她说她情愿没有这些高峰体验,也不愿意去承受失败的痛苦。于是我明白了,很多人不是不愿意尝试新的高度,而是觉得自己没有承受失败和痛苦的能力。承受痛苦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呢?痛苦又究竟是何物呢?
谁都痛苦过,如果将痛苦分解一下,不难看到,它是一个成分非常复杂的混合体,里面可能有自我否定和怀疑、失望、沮丧、担心、害怕、恐惧、绝望等等大量的负性情绪。
从小到大,没有人教我们如何面对这些情绪。小时候大人总是说:不要哭、不许哭。大了周围人也总是说:不要生气、不要难过、请节哀顺变。似乎除了赶紧逃离这些负性情绪,没人知道如何面对和处理它们,甚至都不知道这些情绪是可以由我们内在来化解的。心理学家做了大量关于情绪的研究,各种心理学流派也都创建了很多面对和调整情绪的方法,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有可能一生都从未听说过这些,除非他们不得已走进心理咨询室。
我常常想,如果把“如何面对自己的情绪”作为一门功课,放在学校里,让大家从小就有机会学习。如果大家都不再害怕痛苦,可以直面自己的各种负性情绪,那么将有多少无形的自我束缚会消除?将有多少人更容易将他们的潜能释放出来?
很多人以为自己无法承受某些痛苦,但其实他们只是没有去学习如何来承受痛苦。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技能,和游泳骑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我有一个梦想,将来有一种心理学校,人们可以在里面学习如何认识和面对自己的情绪,学习如何在情绪层面上相互沟通和交流。让情绪不再是潜能和成就之间的阻隔,也不再将每个人的心灵围成孤岛。
让我努力去实现这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