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小栈成长励志散文

每个说自己不吃苦瓜的人最后都会吃

2019-01-30  本文已影响23人  喜欢听故事的小清语
每个说自己不吃苦瓜的人最后都会吃

有一回看到朋友老唐发的朋友圈,说的是淘到了作家汪曾祺的两本书,而他的朋友惊讶他居然看鸡汤……

也许是老唐朴实却又不失幽默风趣的语言打动了我,也许是配图里的书面吸引了我,又或者是作者的名字很有书香的味道,总之,我后来买了一本《人间知味》。而在书本开头插图配的文字里,有这么一段:

苦瓜,我原来也是不吃的——没有吃过。我家乡有苦瓜,叫做癞葡萄,是放在瓷盘里看着玩,不吃的。有一位诗人请我下小馆子,他要了三个菜:凉拌苦瓜、炒苦瓜、苦瓜汤。他说:“你不是什么都吃吗?”从此,我就吃苦瓜了。

这段话让我不由自主想起了母亲,母亲小的时候家里非常贫穷,但她对吃的极为挑剔,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外婆好不容易把她养大,送她上学,她死活不肯去,而对吃的用的一如既往的挑剔。

后来她嫁给了父亲,为了生活而忙碌奔波,接着生了最大的姐姐。由于那代人的思想是“必须生个男娃,否则在家族里是抬不起头来。”所以在生了几个儿女之后他们依旧坚持,最终生了个儿子。

只是在金钱和物质严重匮乏的年代里,要养大好几个孩子,可不是容易的事儿。大的孩子要上学,需要报名费,小的生病了要看病,需要医药费,那么多张口每天都要吃饭。于是在那十几年里,父母被孩子们压弯了腰。

后来我们陆续从学校毕业,家里经济才好转起来,但清苦的童年却成了兄弟姐妹几个心里永远不可能抹灭的记忆。

再谈起来时,母亲说就是得生个男孩才算有意义,我说女儿也不比儿子差。但她依旧坚持她的观点,最后我只能停止和她讨论这件事。

我想,这不是个例,那个年代里的人,这样的观念在他们脑海里根深蒂固。

当然,现在的人一般都不会这么想了,无论生男生女,一两个已经叫人心力交瘁。

只是现在的我们却在很多地方犯了同样的错误,甚至比他们更严重。

比如不愿意吃学习的苦,却一直梦想着成绩能出类拔萃。初入社会,却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而缺乏了脚踏实地。

曾经在上班时,带过两位让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新员工。每次在给我描绘他们的目标或梦想时,总能绘声绘色,慷慨激昂。后来落实到工作中,往往就不愿意去做了,嫌这个太辛苦那个太难,嫌这个太累那个要加班,最终目标始终只是目标。

在检查工作时,发现了错误,一边鼓励他们,一边操作或讲解,于是有人流着眼泪说:“领导,这个太难太麻烦了,我实在做不来。”

其实他们不是做不来,只是不愿意下一番苦功夫罢了,没有谁会真的愚笨,只有不愿意吃苦的。

如果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生活的并没有偏袒任何人,若有人不愿意吃这方面的苦,另外一方面的苦就会增加甚至成倍的增加。

因此,吃苦瓜还是不吃苦瓜,生活给了每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但选择吃与不吃之后,选择权就叫回给了生活。

苦瓜,终究是要吃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