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邪不生外邪不入
以前看过一个人讲:“读《圣经》,我是基督徒,读《金刚经》我是佛教徒……”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我把这句话牢记心中,并且洋洋自得地四处宣扬。
今天发现,这不对啊。我读书的时候,不是这个感觉。总是感觉很别扭,但是别扭在哪又不清楚,稀里糊涂的一年又一年。一切交给自己的心,答案交给时间。心里一直有个声音——我所有的问题,自己都有答案。
读《圣经》,我是耶稣。读《金刚经》我是佛。这样才对。
如果读《圣经》时我是基督徒而不是耶稣,那我和《圣经》是对立的。读《金刚经》时我不是佛,那我和《金刚经》是对立的。换句话说,这是心和脑子(所有外在感知和认知)的对立。
《圣经》《金刚经》《论语》……突然在自己心里变得金光闪闪,亲切而美好。
是那句话影响到我了吗?
扯淡。
一切惊喜或者惊吓都是自己在内心微不可查地推演无数次的、蓄谋已久的相遇。
如果我自己不是有这样的认知倾向,怎么可能赞叹且牢牢记住,当做自己的认知而不放?这句话的出现,作用就是唤醒已有但没形成认知概念的某种冲动。看到这句话之后应该是这样的:“哦,这就是我一直想说但不会说的东西,原来是这样。”
推而广之。
过去认为自己的生活受人支配,被他人的话语和行为影响。这对吗?必定是自己有那个倾向,才会被带到自己所倾向的路上去。对比来看,经历相同,为何结果不一样?慎思。
哈哈哈哈哈哈,飞语跟我讲过:“内邪不生,外邪不入。”想写这篇文的时候就闪过飞语的一句话,但是准备写的时候又忘记了,以至于这篇文差点儿胎死腹中。然后又想想我之前因为一句话想不起来而中断的文字……算了,这一篇得写完整。没有她那句话,我用自己的话写完呗。没想到竟然又冒出来一句,笑死我算了……
言归正传。
我明白这句话了,但是这句话不适用于所有情况。至于什么时候不适用,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