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友广场想法

成长,就是一场无限迭代的游戏

2024-11-23  本文已影响0人  zhuhuix

它从一个最小的内核开始,通过一个个动作的持续叠加和一次次微小的选择,来达成或者无限接近目标与结果。

01

今天早上在听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课,其中有一节讲到了“微信”的迭代过程:

微信的1.0版本,它就是一个在熟人之间免费可以发文本信息和图片的工具。

2.0版本呢,增加了微信的语音功能和附近陌生人的功能,微信成为了陌生人语音社交的工具。

3.0的时候推出了扫一扫与服务号,从这个点开始,微信试着开始连接世界。

4.0的时候,微信推出了朋友圈,也就是说微信从通讯工具开始进化,变成了社交平台。

...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是从最初的版本就开始使用微信的。

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它跟移动QQ没什么两样,

甚至觉得它的用户体验,与它的竞争对手“米聊”相比也差了一大截。

但经过了这么多年后,微信不仅把各个竞争对手都远远甩在了身后,

更是成为了一款拥有数十亿用户的国民级产品。

探究里面的原因,有人会说,微信起步全靠QQ导流,

而且背靠腾讯这座大山,这才是它成功的关键。

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

因为产品的设计、 开发和运营不是一次性的买卖,

所以一款产品的成功,绝不仅仅在于前期获取了多少流量,投入了多少资源。

而是需要产品背后强大的系统性支撑与持续迭代的能力。

这种能力所表现出来的,

无非就是一次一次的需求满足,一个一个的版本更叠,一分一分的竞争优势,

正是这种持续、微小的东西汇聚而成的强大力量,

才成就了这么伟大的产品。

02

这让我联想到了目前的日更写作。

前几天社群里的同学问我:每天的输出是怎么形成的?

我的回答是不间断地阅读与思考。

通过大量阅读,从1万字中概括抽取最重要、最有用的1千字;

再进行深度思考,在1千字中浓缩提炼最核心、最独到的1百字。

没有什么取巧的办法,勤于阅读、善于思考,

每天逼自己输出一点,时间长了,总会有些收获。

与其取巧、出奇招、走捷径,还不如老老实实实把基本功练好。

就像曾国藩说的那样--“结硬寨,打呆仗”。

虽然这样的做法,略显笨拙,但是足够扎实,

而且只要经过长时间的复利效应,

到了后期跨越过临界点,一定会有爆发式增长。

03

这也让我想起了在公司内部一直在讨论的话题:应该如何建立公司“宽又深的护城河”?

现在想来,所谓的“宽又深”,其实与“罗马并不是一天建成”的逻辑一样,

都是基于细微优势下的持续迭代的结果。

比如,公司销售团队每年都要形成新线索的持续转化,才能累积起有效的客户资源。

又比如,公司需要一直拓展研究底层机理的技术团队,并持续优化流程,才能树立起可靠的产品研发体系。

还比如,公司要从文化、战略及架构入手,设计开发和持续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的绩效系统,才能更好地管理与吸引人才...

做这些东西,都需要持续迭代,而且极度耗费脑力和体力,但又没什么巧手,都得下“笨功夫”。

04

最后,总结一下:

其实,不管是类似“微信”的软件产品,还是腾讯这家公司,或是我的职业,甚至是我的人生,都是迭代的产物。

有人会把“迭代”想像成一种很高大尚的东西,其实,“迭代”就是种笨功夫。

不信,你百度一下,它会告诉你,“迭代”无非是种重复的反馈活动,

它从一个最小的内核开始,通过一个个动作的持续叠加和一次次微小的选择,来达成或者无限接近目标与结果。

这也会启发我们,今天你我的工作与生活,

曾经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点位上,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未来的几年里,

你会以怎么样的态度,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持续迭代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