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消除痛苦的良药!

2024-01-28  本文已影响0人  有实予野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时,越想越烦,越想越气;

当你想做一件事时,就必须要做,一旦打乱计划,就会弄得心情不畅;

当你遇到开心的事时,你会兴奋地睡不着觉;

……

这些都是你无法控制你的思维导致的。

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中有这样一句话:

人类受苦的根源来自我们大脑的思维。

思维其实也不是问题,问题出在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反倒成为思维的奴隶,成为自己“强迫性思维”的受害者。

……

制止不住大脑的思考,是让我们受苦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受苦,是因为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使大脑止不住地思考。

一旦我们对一件事产生一种想法,大脑就会止不住地思考。

如果这件事让你感到生气、烦恼,你就会越想越气,越想越烦恼,甚至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

当然,如果这件事让你感到开心、快乐,你也会越想越高兴,越想越兴奋,也自会面带笑容,见人就笑,见人就说,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这件事。

这就是大脑无法控制自己生气、烦恼,或开心、快乐的思维,从而做出相应的行为。

《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中,若菱和婆婆、小姑关系紧张。

若菱每周末回婆婆家相聚都视为畏途,能拖则脱,能避则避。

如果避不了,就故意安排别的活动。

因此,只有“周五”有空。

周五去时还可以因为晚上容易塞车,或是老板临时交代点事情要赶而迟到。

吃完饭后,还会以上了一天班,有点累为借口先回去。

这种戏码每周都上演一次,若凌痛苦不说,婆婆、小姑心知肚明,双方隔阂愈来愈深。

当若凌从智慧老人那里了解到,每个人所追求的不过是——爱、喜悦、和平,从而产生了共鸣。

在若凌看来,每个人都在演戏,扮演好员工、好朋友、好子女、好媳妇、好女婿、好父母,甚至高人。

为了演好这一人生大戏,每个人都会带上不同的面具。

若凌对自己地发现非常兴奋,喜上眉梢。

思维随之发生了变化。

当再次来到婆婆家时,见到婆婆和小姑,她感觉非常亲切。

若凌对婆婆和小姑的不同感觉,来自于她的不同思维。

因为她大脑中不同的思维,产生了不同的感觉,让她痛苦或亲切。

所以说,我们的痛苦来自于我们的思维,是我们的思维止不住地思考,才给我们带来痛苦。

要想消除痛苦,就要控制自己的思维,禁止思考。

那么,怎样才能控制思维,禁止思考呢?

就是关注当下,对当下臣服,对发生的事情臣服,不抗拒事实。

很多时候,你受苦的根源就是因为抗拒事实。

事实已经发生,无论如何抗拒,都无法改变。

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想出解决的办法。

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再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会朝着好的方面发展,帮你脱离当前的困境。

记得刚开始接触写作时,看到伙伴们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并不断上稿,我内心很是着急、焦虑。

我焦虑自己写不出来,焦虑自己不能上稿。

以致于自己思维乱撞,不停地思考这一问题。

结果那段时间状态很差,不知道自己是否还应该坚持写作。

如果因为写作弄得状态不好,身体出现问题,就得不偿失了。

后来,看了《认知觉醒》这本书,知道了焦虑的根源是: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急于求成。

我就是写作时想立即看到效果,对写作没有很好的定位,急于求成,拿自己一个小白和有写作经验的伙伴相比,从而产生了焦虑。

于是,我接纳了当下,接纳自己当下的写文水平,按自己的节奏写,不抗拒事实。

结果自己的情绪变得平静,思维不再乱撞。

《遇见未知的自己》中有这样一句话:

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经过仔细包装的礼物。

只要我们愿意面对它有时候有点丑恶的包装,带着耐心和勇气,一点点地拆开包装的话,我们会惊喜地看到里面珍藏的礼物。

因此,无论你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情,都要接纳,要臣服,不抗拒事实,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这样既不会有烦恼,也不会有痛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