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这间小屋
我的家在五楼,我在这住了二十年,这是个不大的三室一厅。我的房间是个朝东的小屋,是家里最小的一间屋子,但却是最暖和的。
小屋门朝西,东面有窗户,每到阳光明媚的天气,早晨便是小屋最美也最暖的时候。我可以清楚的看见阳光透过紧闭的窗户照射在地面上,书桌上,还有排满书的书橱上,我还穿着睡衣,略显慵懒的倚在转椅上,面朝南,任阳光从侧面撒在我的脸上、身上,身上是瞬间感到了一丝暖意,但照射在脸上还是会感觉有些刺眼。于是我半眯着眼注视着前方,面朝我的那面墙上挂了一串铅笔袋,那是我从小学到高中使用过的,虽然只挂了四个,但每一个都有着一段令我难忘的回忆,笔袋下方是一架略显老旧的古筝,那是陪我度过了整个童年的伙伴。眼前的这些恰巧都躲过了阳光的照射,是小屋里唯一的一块阴凉。
我的这间小屋在我身后的便是书橱了,听说这书橱是父亲当年请的一个当地有名的木匠打造的,年龄比我还大哩。书橱有三层,从我出生起,上面排放的便都是些和我有关的书了,从《宝宝学汉子》到《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到《格林童话》再到后来的一系列学习工具书,书橱上的书不断变化着,却总有那么几本让我不舍,被我珍藏。有我第一次参加军训时,妈妈送我的《安徒生童话》;有在我中考低谷时,爸爸给我的《羊皮卷》;有我最爱的余秋雨作家的作品;还有高考结束却不愿丢弃的那几本复习资料等等。父亲也是个爱看书的人,曾经的书橱上排满的全是他的珍藏,突然间我发现,这书厨貌似在我和父亲之间传承了什么,我对于书的热爱,似乎也就是在这个家里唯一的不大的书橱上萌生的。
我的这间小屋阳光总在人们不知不觉间悄悄远去,当我回过神的时候,小屋里的阳光已只剩下在我身上的这一抹了。我将手向窗户伸去,接受这小屋最后一点阳光的洗礼。突然,我的眼球被一些东西吸引,目不转睛的盯着它们,只见它们在我眼前忽而远去忽而飘来,它们在空中,在这最后的眼光里,旋转,飘荡,是那般自在,我挥挥手,它们像是受到惊吓一样四处逃窜,我吹了口气,它们立刻飘走,不过很快又回到了这片阳光之下,许久,它们终于尘埃落定了。
如此美好的早晨,如此静谧温暖的小屋,小屋的一切都可看到主人的生活轨迹,看到主人的喜好与梦想,看到早晨八点阳光带来的希望。
我的这间小屋我渐渐长高,可以看见窗外更远的地方。窗外的景象不断变化,从比小屋低的草场,到与小屋登高的参天梧桐,到如今高过小屋几倍的大厦,唯一没变的,就是观看窗外变化的角度,是早晨照射进小屋的阳光
我的这间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