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患者

我是一名孤独患者。
记得以前看《樱桃小丸子》,其中有一集是小丸子幻想自己有一个和她形影不离的朋友,无论走哪儿做什么身边的那个“朋友”都如影随形,因为她孤独,尽管家里有父母爷爷有姐姐,但却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他们完全不懂她的内心世界!
我也是一个孤独的人,从小到大都是如此!
作为80年代标准夫妻的父母积极响应了国家晚婚晚育只生一胎的政策造就了一个孤独的我。
从我懂事起就十分羡慕那些家境很好的孩子,他们周围经常会有小伙伴围着打转,即使再调皮,学习成绩再差也会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在我眼里,他们是上帝的宠儿,浑身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而我真的是一贫如洗。
从我有记忆起,我的家庭条件直线下滑,父母被迫双双下岗,一起在外做苦力活,后来为了买房家里欠了外债近6万元(90年代这算是巨款了),我呢经常是连5毛钱早点都吃不起,看着其他同学吃早点我只好饿着肚子看书;夏天的时候同学们会买冰棍雪糕解暑,而我只能去水房里拧开水龙头将嘴巴凑过去大口大口喝冷水;庆元旦联欢会上,大家都会带各种水果、干果和糖,而我只能带几颗有些皱皮了的小苹果,第一次见到橙子这种水果;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各班级要准备仪仗队表演,老师吩咐大家必须每人一身白衣服一副白手套,我也有,只不过分别是我妈妈借来的裤子,上衣和手套都是她一针一线织的,现在真是想来弥足珍贵,可那个时候我却觉得与众不同很丢脸。
有一件事直到现在回忆起来觉得既扎心又可笑。
那是小学时,和我生活在同一个巷子里的同班同学12岁生日Party,平日里我们经常一起上下学看上去关系不错,她却没有邀请我,想来也许是觉得我太穷了不配去参加她的宴会吧。不久之后,班里接二连三有同学办生日宴会,看着其他同学分别接到口头邀请函,我却连一个都没有,直到有一位Z姓女同学某天不经意地和我说:“我快过生日了。”
我傻里傻气地问她:“你会邀请我吗?”
“如果你送我礼物,我就请你去!”她笑着答道。
“嗯,我肯定会准备的!”我的态度十分坚定。
“你准备自己做吗?”她问。
我想了一下赶紧说:“不是不是,是我买我买。”事实上原本我是准备自己做一个的。
那场宴会我如愿以偿地去了,并且好不容易问妈妈要来20元,精心挑选了一份漂亮的礼物赠给了她,在这之后,我得到了“友情”,至少我是这么安慰自己的,却在毕业后各自分道扬镳,从此天涯海角,再无任何联系。
曾几何时我就是这么单纯到极点的穷傻孩子,甚至天真地以为用金钱可以换来友情,真是可笑!
后来上了初中、高中、大学直至参加工作,我都有认真交过朋友,当然只有同性朋友,我和她们之间始终演绎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情节。
对于异性我有种说不出的自卑感,内心深处有种怯懦,所以至今也没有一个异性朋友,更别提男朋友,我照着镜子常问自己“谁没长眼睛会喜欢这样的你?”,于是自卑感越来越强,交友的心里就越来越淡,我,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孤独的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钱的常在一起扎堆儿,没钱的心甘情愿地贴着他们阿谀奉承,我这个没钱的不喜欢讨好迎合别人,所以一下子就孤独地过了这么多年,不是没想过找个朋友,只是习惯了一个人,习惯了遇到什么事都想办法独立解决;习惯了多次帮别人解除困难而自己需要帮忙的时候却无人问津;习惯了躲在一群人中间暗自神伤。这时我才终于明白独生子真正的含义,即是独自生存的孩子。
没错,我就是个孤独患者,也许会有那么一天我会走出孤独走出阴霾,迈出孤独的圈子吧。但愿吧,有朝一日,说不定命运的编剧换了人做,我也会得到上帝的垂怜做个上帝的新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