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印泥——简书写作两年有感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大概是二零二零年,朋友在简书上写文章,我也想写写看。于是下载了简书,注册了账号,写下了在简书的第一行字。此后两年多,朋友以大约每周一篇的频率更文。我把她的文章读了个遍,却再也没去自己账号下添一个字。
直到二二年八月,那年暑假我心情烦闷,突然想起简书来,打开草稿箱,“今天天气真好。”这句话静静地躺在里面,不声不响,一躺就是两年多。我默默地把这句话删除了,把账号名改为“阳光玫瑰”,彼时家里正好有阳光玫瑰葡萄,况且也觉得自己太需要一点明媚抚慰心情。
我决定写童年时光,我的童年不缺少阳光。于是有了《第一张奖状》,接下来便以每天一篇的速度更文,几乎是一口气把童年写了个遍。从八月初到八月下旬,日子在笔尖似乎走得更快些,手中的笔也很神奇地把我心中的抑郁扫除了一大半。
开学后我接手初三7、8班的教学工作,没承想这一年是我近年来工作最愉快的一年。我与四个小孩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从认识他们到现在,细数一下,我为他们共写了十九篇文章。起初每人写了一篇传记,发给他们看,并且小心询问:“如果乐意的话,可以给你们的父母看看。”结果两小孩火速蹦出来:“不可以”,“不乐意。”我窃笑不已。
后来他们毕业了,我以为该写的都写完了,不料记忆这东西,它是慢慢浮出水面的。于是有了《四傻轶事》系列,如今已写到之七了。在写他们之前我写过十五十六班的八九个孩子,在他们之后我写现在的学生,这中间不乏聪明可爱、有情有义的孩子,但总觉得没有那四个小孩熠熠闪光。有时闲来无事,打开简书,不由自主会点开写他们的文章,边看边露出会心的微笑。
细数九十多篇文章,写了学生、同学、老师、邻居各色人等,写家人亲戚的只有六篇,还都是写过去家庭的,写已故亲属的就有四篇。如今自己的家和家人,却是一篇都没有。关系最好最长久的朋友,也是一个都没写。关于这一点,我感觉很不了解自己,我似乎只写得出由生到熟的人,太生的写不出,太熟的居然也写不出。对于最爱的家人朋友,也许是“情到深处情转薄”,也许是用笔能力实在太弱了,也许是熟视无睹,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总之就是写不出来。写不出就不写吧,写作本是为放松心情,何必强求?
如今闲来无事,我既不热衷电视电影,也不迷恋旅游购物,只想找个清静的地方,读一本书,写一点文章。从繁芜的生活中找一点灵感,寻一点素材,犹如淘金者在漫漫沙子中发现了金光闪闪的微粒,其欣悦不足为外人道。那些稍纵即逝的念头,转眼之间变成了文字,它们再也逃不了了。现在很多人用照片记录生活,这固然是不错的,但在我看来,用文字记录生活,是再好不过了。因为文字记录的不仅是生活的表象,更是生活的态度。
苏轼有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纵然泥上偶然留下指爪,也即刻为纷纷大雪所覆盖。但是,毕竟,曾经飞过,曾经留过,那点点痕迹如此微不足道,却也如此动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