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疗法初涉——2017年4月7日
艺术疗法在我心里的位置是特殊的,有时我会感受到我与它之间丝缕的联结,它是神秘而灵动的,无论是作用还是运作原则都不太被大众而熟知,灵动是指它的表达方式。它又是友好而大方的,可以借助体验让来访者以游戏和愉悦的心态进行心灵探索,不像心理咨询那么严谨审慎,容易让人心怀忐忑。当然,在某些方面二者又具有一致性,比如专业的陪伴和提问技巧,比如感受来访者共情,比如促进内在表达等等;主要区别在于艺术疗法并不仅仅凭借语言,描画、制作的过程和细节,以及之后呈现的画面、表述都是来访者的内在需求表达,千万别觉得这很轻松,我倒觉得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更考验咨询师的统筹兼顾能力,以及情感感受力和情绪捕捉力。当然,也许新手咨询师会喜欢这样的形式,至少不太容易冷场,至少可以用程序化的语言替代应对不力,我想,艺术疗法可以是心理咨询的很好的补充和缓解渠道。
心情小书说实话这次的艺术疗法课程我是冲着童玉娟的名头去的,虽说知道上课的是她的弟子王韵绮,但我对她还是有着期待。单听名字我已经把她归为成熟有味道的女性类型了,谁知一来竟是个“假小子”。稍嫌长的短发,引人注目的利落的双肩包和学生般的装扮,当她站在那里环顾全场时,差点就要忍不住上去帮助她,告诉她你要先到这里签到,然后领一个袋子。结果没等我成功实施企图,会长半途将她劫走了,好吧,这下我才明白了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老师,于是抱着姑且听之的念头坐了下来。我们都知道艺术疗法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它的最大的特色是以提供艺术的素材、以活动过程和经验等作为治疗的方式。
家庭人偶王老师上课风格是中规中矩又带有一丝小活跃,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在她把艺术疗法的基本理念、运用范围、作用以及注意事项和治疗步骤一一呈现后,就进入最让我喜欢和受益的具体实操环节了,在这些过程中,我是全情投入其中的,完全让自己徜洋在艺术疗愈和表达的天空,几天中我都在不断尽情释放自己的心境,以至于连一向热衷的笔记和步骤也忽略了,不,应该是来不及记录了。记得先是以心情小书制作为切入点,用图画分别呈现起床时、准备出门时、出门路上、到达教室的心情以及对今天的期待,讨论和对话主要环绕一天的心情如何变化,如果是不好的情绪如何调整等。目的很明确,由此了解了解来访者的心情变化、对于今日的期待以及让来访者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人际拼图的切入点是认识人际之间的互动关系,感受人与人之间不同的互动模式带来的感受。拼装的故事要求将经过几次打散重装的画与组员一起构建名为“未来的美丽新世界”,以此建立团队互动默契,体验非语言沟通方式。家人关系探索则有机会让来访者了解性格家庭相处模式等内容,协助来访者寻找家庭中的纠结点,重点在于引导家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改善?以及具体的步骤实施。家的故事家通过将家人形象人偶化的方式,让了解来访者的家人互动模式,协助来访者认识自己在家庭中的纠结点,引导点在对于现在的生活方式的满意度和期待中的家庭模式。家庭价值观人偶制作着重体现四重内容:一是家庭价值观传承及影响;二是不同教养方式互动及影响,三是认识家人之间互动关系和质量;四是了解手足关系作用和影响。紧跟其后的人、桥、气球、兔子图,解读事业、婚姻关系等,是继人际拼图抢画环节后的又一个小高潮,毫无悬念切中大众的兴趣点。最后以感恩的心编织环节作为收尾妥帖自然,既有安放所有人偶的实际功效,同时也通过仪式感强化了活动体验,有益于来访者带着美好的感受面对生活。
人际拼图整个课程的节奏是流畅的,也基本营造了一种紧凑活泼的氛围,但我仿佛还有部分期待未被满足,具体是什么呢?也许是感觉课程内容太过浅显,尤其是提问环节和后续的深入明显不足,在这点上相信与我感同身受的人不在少数,我就几次听到这样的表达。从现场的诠释来看,我会更倾向艺术疗法更多面向青少年人群,不知是否与老师平时来访者以青少年特定人群居多有关呢?当然,主办方与主讲方都不得不考虑到受众不同层次需求,有所侧重也是在所难免,我想,这也是本次课程之所以定义为初阶的原因吧,好,让我暂且将这部分期待转移到下次的高阶课程吧!还有一部分是希望在游戏环节前规则的宣布更详尽明朗。现场的人际拼图环节,由于要经历一系列的打散、重组、商量、抢夺等环节,过程环环相扣又互相影响和制约,如果出现游戏进行一半突然补充新规则的情况,极易引发参与人员惊愕和骚动,部分人群容易出现不知如何应对,干脆选择放弃等情绪,对活动效果造成一定的干扰。
家庭价值观/关系人偶总体来说,这是一场愉快的盛放的视觉和身心体验,我收获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操步骤,也许下一步我也可以学以致用,为周围的朋友们设计、展开一些有趣的艺术体验课程,那么,如果你们谁准备好了,告诉我一声,让我陪伴你一起踏上一场奇妙的艺术疗愈旅程吧!
课堂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