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
波澜壮阔《富岳三十六景》
葛饰北斋在19世纪30年代,年逾七旬,花费了5年时间画了一生中最精彩的风景版画系列《富岳三十六景》。
以不同位置、不同角度、不同时间、不同季节全方位地表现同一主题的手法,开拓了浮世绘风景画的新领域
这套组画的每一幅都以富士山为背景,与人们的劳动、生活场面巧妙结合,意趣盎然。
1.神奈川冲浪里

《神奈川冲浪里》一幅举世闻名,甚至输入法里有改良的此图标。神奈川冲是从三浦半岛到横滨附近的江户湾沿岸海面,从这个角度可以眺望到与画面相似的远景富士山。
画面上有3艘押送船,它们是从江户附近的房总半岛运送鲜鱼和蔬菜到江户城日本桥市场供应市民的船只,每艘船上有8名桨手。大海汹涌澎湃,波浪破碎的一瞬间,船夫们紧紧抱住船身随波逐流。翻滚的浪花又引导观者的视线,使处于画面下端的富士山雄姿不减。
2.凯风快晴

每年夏秋两季的清晨,由于光照与空气的作用,富士山通体红遍的景象偶有出现,蔚为壮观。
极具张力的两道弧线,简练地概括出富士山的雄伟姿态,山脚下葱茏的墨绿森林、如火焰般升腾的巅峰和橘红色的山体在湛蓝天际的映衬下愈显夺目;变化有致的云层将背景推向无限深远,也使趋于平面装饰的画面透露出空间的生动。
3.山下白雨

4.深川万年桥下

5.东都骏台

6.青山円座松

7.武州千住

8.甲州犬目峠

9.尾州不二见原

10.骏州江尻

11.江都骏河町三井见世略図

12.御厩川岸より両国桥夕阳见

13.五百らかん寺さざゐどう

14.砾川雪の旦

15.下目黒

16.隠田の水车

17.相州江の岛

18.东海道吉田

19.东海道江尻田子の浦略図

20.上総の海路

21.江戸日本桥

22.登戸浦

23.隅田川関屋の里

24.相州箱根湖水

25.甲州三坂水面

26.东海道程之谷

《东海道程之谷》透过井然并列的松树眺望富士山,处于画面前沿的挑夫、僧人等各色人物表现了往来于东海道的旅人风俗,画面下端中央抬头眺望的牵马人是全画的点睛之笔,起到了前后呼应、拓展空间的作用。
27.武州玉川

28.东都浅草本愿寺

29.相州七里浜

30.武阳佃岛

31.相州梅沢左

32.甲州石班泽

33.甲州三岛越

34.远江山中

35.信州诹访湖

36.常州牛掘

他后来又追加制作了10幅,使《富岳三十六景》的总数为46幅。
1.东海道品川御殿山の不二

2.本所立川

3.従千住花街眺望の不二

4.相州仲原

5.骏州大野新田

6.诸人登山

《诸人登山》描绘了江户“富士讲”成员在每年六月一日夏季开山之始登山参拜的场面,山脉间翻滚的白云和席地而坐的登山者,以及右上角在岩洞里休息的人群相呼应,渲染了山势的险峻和攀登的艰辛,这也是整个系列中唯一表现富士山局部近景的画面。
7.东海道金谷の不二

8.骏州片仓茶园の不二

9.身延川裏不二

10.甲州伊沢暁

额外补充

其它:高桥富士

《高桥富士》,这幅画主要在构图上取胜,将“圣岳”富士山大胆地处理在桥拱的下方,虽然透视法尚生硬,但在构图上明显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手法以强化空间感,为后来的多样化表现开了先河。

《东海道江尻田子岸略图》
木刻版画,出自《富岳三十六景》,印款前北斋为一笔,由西村屋与八(永寿堂)出版,约1830-31年
宽大尺寸:25.7 x 38.7 cm.

《木曾路深处之阿弥陀瀑布》
木刻版画,出自《诸国瀑布巡回》,印款前北斋为一笔,由西村屋与八(永寿堂)出版,约1832年
纵大判:38.7 x 25.7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