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用于工作,我是拒绝的》
对于IM用于工作,我只能用“深恶痛疾”来形容。
有些组织把大家拉近一个群,然后水群的一大堆。有人喜欢在群里说一段,然后就以为消息已经传达好了,人人都知道。然后在deadline的时候总喜欢说:“我在群里不是说过了吗?”我一直认为工作不仅仅是完成了就行,思考着怎么可以完成得更好才更重要。
IM本质上不适用于工作!
1.在群里发了消息,后面跟着有人说话,通知就会被淹没。 不利于返回查阅,浪费别人的生命来看无效的信息 。
2.在群里发消息的人也难以收集受众的反馈。
3.你不知道对方正在做什么,你的一条不紧急的消息,可能就会毁了人家的好心情或者打断了别人的工作。
4.使用IM同时也不利于存档。人家还得自己找个本子或者打开其他软件记下来。
5.就算坚持用IM,能不能了解一下大家都在用什么软件?QQ已经没有人会经常打开了好吗!
在中国,人们喜欢用微信,现在连工作上也会经常使用。原因是快捷方便,直接就能找到想找的人,马上就可以得到回复,看似效率提高了 。其实长远来讲,这种工作方式反而降低了效率。我们都知道,专心致志做一样事情的时候效率更高,经常被打断效率必然降低,而且工作期间经常看手机效率能高吗?同时很多时候使用IM不像使用邮件时那么深思熟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把一件事,一段话拆分成好多的句子来说,其实事实上也是浪费了受众的时间。
在西方,人们在工作上主要是使用电子邮件。西方有比较清晰的“个人”和“工作”的界限,而中国人在这一点上则相对模糊。
写邮件,是一种礼貌和相对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沟通方式——对方可以仔细思考后再回复,不至于在忙碌于其他事情的时候被迫接听你的电话,仓促之中给出不慎重的回答。
甚至,在别人专注于工作的时候,突然之间电话或微信铃声响起,本身也会被认为是一种“骚扰”。
这也是为什么去西方旅行的中国人,常常会发现人家的公共场所特别“安静”的原因。即使是必须打电话,人们也会尽量避开人群、压低声音,以免打扰到别人。
此外,在欧美,手机的私密程度,跟中国也是不一样的。仍然有不少西方人信奉工作与生活应该严格分开——手机是家人和亲密朋友才可以拨打的,工作上只用邮件。所以同事之间不知道手机号码,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像目前中国职场上,同事之间手机、微信、微信群这样“无死角” “全方位”的沟通方式,在西方是有些不可想象的。(摘自网络)
当然,时代在变化,国情也不一样,有时候你尽管不愿意,也不得不顺应时代的变化。
我做外贸生意的亲戚说,他很多欧美的客户现在都用IM和他谈生意了。对于外国客户而言,因为中国人喜欢用,他们也能马上找到要找的人,立刻得到回复,他何乐而不为?对朋友而言,有客户来找他就行了,最好是IM,有什么问题可以马上提出,不用等对方一两后天回复邮件。如果坚持不用IM谈生意,我想他的生意应该也不会太好了。
一切都是以效率为首要目标。用邮件效率高就用邮件,打电话效率高就用电话,用IM效率高就用IM。注意,这里指的效率是双方的效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