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读王阳明

读王阳明之清空(3)

2023-03-01  本文已影响0人  时光流淌

文/时光

昨天读到,王阳明在工作后的第一次身心出逃,在九华山上遇到两位高人,分别给他关上出世成仙成佛的两扇大门。

这可能是王阳明一次思想整理与升华的开端,也是王阳明开始清空自我的一次蜕变。


三次断舍离——

一断辞章之学

离开九华山后,王阳明回北京上班,重新捡起辞章,在京城的文化圈里混起来。不知是什么缘故,有一天,他在推敲一个句子时,猛地扔下了笔,说:“我怎么可以把有限的精力浪费到这无用的虚文上!”

这是他创建心学前思想上的第一个转捩点:和辞章说再见。

二断道家成仙之学

1502年夏,他又请了假,回老家浙江余姚,专心修炼佛道二家之学,他想靠自己的努力做最后的挣扎,也想静下来重新认识一下自己。有一日,他在静坐修行导引术时成功预感到了几位朋友的到来。当他的朋友们大为讶异时,他却叹口气说:“这是簸弄精神。”这是王阳明与他修习多年的道教说的分手词。

三断出世佛学

还是1502年,王阳明在老家浙江余姚的一个山洞中品读佛经。彼时,他的目的是当初在九华山一直追寻的目标:远离红尘,成仙成佛。1502年,王阳明已三十一岁。二十多年的追寻,二十多年的苦闷,足以让他把红尘俗世抛到脑后。

他在静坐中想了很多,建功立业没有平台,又不能突破理学的大山而寻到成为圣贤的钥匙,文学家的迷梦又被他亲手刺破。他此时唯一的精神支柱只有佛道。

佛道的确能解脱他的苦恼,终止他前半生的迷茫,只要他能放弃一切。但是,他还有个心结。这就是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父亲。毕竟,他是个儒家士子,儒家提倡的第一道德就是孝,他说服不了自己去违背这一道德。

终于有一天,他在静坐中从胡思乱想中睁开双眼,以一副如释重负的口气说道:“亲情与生俱来,如果真能抛弃,就是断灭种性!”他站起来,走出山洞,深吸一口气,外面的空气新鲜纯净,原来俗世才是最亲切的呵。

他和佛教说了再见。


王阳明用他和辞章、佛道的一刀两断指出了一条心法:只有放弃,才有日后的得到。如果你在付出的人事上得不到快乐和人生价值的答案,它就是一个包袱,甚至是五行山,只有放下它,才能轻松上路,继续你的前程。

现在,王阳明轻装上阵,只剩下了军事方面的建功立业。他又回到起点:想要建功立业,必须成为圣人,而圣人必须要从儒家理学那里获得密码和能量。

看上去,曙光,像是再一次出现了。

后续的路,王阳明又会如何去走,下周继续品读。


时光感悟:

厌恶失去是人之本能,放下往往比拿起更难,更需要智慧和勇气。

一份事业、一件事情、一个人、一段情……付出的精力多了、时间久了,往往容易越陷越深,哪怕事实证明错了,哪怕苦不堪言,很多人依然会选择坚持,麻木的坚持,痛苦的坚持、无力的坚持。

像王阳明先生这样,人生半程、前路迷茫时,直面自己的前半身,遵从自己的心,勇敢地断舍离,已然入圣。

下期继续品读阳明先生的“三问盖半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