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
2022-07-28 本文已影响0人
子非木南
昨天让孩子读了《认知驱动》第四章,第五节:跨越从普通到卓越的分水岭
虽然当时只是为了不让他出去玩,而给他找的事做,但是我也给他提了要求,“看后给妈妈讲一下里面的主要内容,我也想学习一下嘞!”
期间读了约摸10分钟,又跑出去转一圈,回来再继续读。
读后他用微信语音记录的方式总结了以下几点
1.大目标缩小成小目标,
2.目标清晰,更容易成功,写的既要快,又要准确
3.简单的一遍过,复杂难得重复做!
只有把难得这次研究透彻,不仅会有成就感,下次遇到也不再畏惧了
4.进步本,或者叫做难题本
我根据他的语言表述大致如上几条,说明也真的读了,不是在书上随便画画而已!
反思:读书然后讲给我听,是我带孩子读书学习经常用的方法,目的是为了检测他有没有真的在读书,以及总结归纳能力如何。
可是我今年开始阅读学习,书也读了几本,却没有及时检验自己每读一本书获得了什么?有时输出读书笔记也喜欢照书搬,现在想来“照书搬”是一种偷懒法,只有读完书,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来的文字才是走进心里的知识。
学以致用这点我不如孩子,以后要改正!
身教大于言传,我明白,只有当我真正明白了阅读的精髓,孩子才会更进一步
自我改正:每日读书,不必求多求快,但一定要读后思考?
读了什么?
对自己有什么影响或者帮助?
我可以怎么利用它?
总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点类似费曼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