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读懂边塞诗,以下情感"习惯”需知道(原创)
关于边塞诗的情感寄托,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切入,思考。
第一,环境描写角度。理解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通过对典型意象的把握,挖掘典型意象所构建的意境氛围,进而有效体察边塞的地域特征、诗人的情感内涵。例如,如果参与者是以积极的心态来审视边塞自然风物的话,那么其笔下的景物应该是“雄浑壮阔、 奇丽峻峭”的,例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岑参笔下对火山、雪海等的描写,雪海描写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开。”如果参与者是以消极的心态来观照边塞自然风物的话,即无法忍受狂风、暴雪、炽热等极端恶劣的天气条件,那么边塞给予其印象就是“萧条肃杀、荒凉苦寒”。另外,有时候对阴沉凝重的自然环境的刻画,旨在渲染战事的紧张,一触即发。例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艰苦。而第二句写红旗半卷不仅是因为急行军的需要,同时也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第二,戍边战士角度。如果戍边战士是以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从军边塞的话,其情感取向大概如此:渴望通过武功来建功立业(这是科举应试之外,士人的另一种人生抉择)。杨炯《从军行》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在这种情感的推动下,士人有着虽死犹荣、视死如归的气概,例如王维的《少年行》“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其情感基调是“慷慨悲壮”的,始终充满一种战争必胜的信念。(如果注释标明击败敌人的背景,那么诗中多为此种情感的流露)例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 破楼兰终不还”。如果是以消极的心态来审视边塞生活的话,戍边战士显然是充满了厌战情绪,其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是边塞环境的恶劣艰苦,是戍边战士无法长期忍受的。其次是战争破坏了人们正常和平、温馨的家庭生活。例如李白《子夜吴歌》“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最后是思念家乡、挂念亲人。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第三,旁观者的角度。如果是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旁观者则会对那些投笔从戎、主动请缨的士兵进行礼赞。同时希望边关停止战事,民族能够尽早团结统一。如果战争是非正义的,或者因为国家的衰落而引发的,那么旁观者表露的是:对生活于塞外艰苦生活的戍边战士的同情,控诉战争的罪恶,讽刺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昏庸腐朽。例如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另外,有些旁观者也吐露了一己之私怨:不被重用、壮志未酬。例如范仲淹《渔家傲》“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 地”;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