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爱好者要做好心率管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49727/1c8d98a25031ff0f.jpg)
对于跑步,特别是长距离慢跑,尤其是马拉松爱好者,不管是出于安全还是健康,我们都应该关注在跑步运动中自己的心脏和心率的情况。本文总结了一些涉及的跑步运动中心脏和心率的相关基础知识,供大家一起学习和分享,让自己不成为冒失的跑步爱好者。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最高心率。所谓的最高心率顾名思义,就是人在运动中可以达到的最高心率,一般情况下,低于这个心率下的适时运动大概率是安全的。
那么如何获得自己的最高心率呢?
1. 通过运动测量获得,譬如,常见的就是通过爬坡,来测量自己可以达到的极限心率,简单的来讲,就是找一个上坡或者是高桥,跑步者以竭尽全力的方式跑步过坡或者过桥,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心率数据,一般情况,在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反复测试获得一组最高心率数据。具体的细节此处不作详细细述,有很多参考书上有,可百度学习。
2. 在获得了自己的最高心率之后,我们可以讨论一些关于心率的几个概念,我们可以通过简单公式计算出,适宜我们跑步运动的最高控制心率,通常有两种计算公式,即:如果您的年龄大于40岁,(B)MHR=205-(0.5*年龄);如果您的年龄小于40岁,(A)MHR=208-(0.7*年龄)。
3) 另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控制最高心率=220--年龄。
3. 还有一个概念,就是个体的静态心率,即我们清晨睁开双眼醒来,不作任何动作的前提下,获得的心率数据。
4. 个体的心脏能力值(HRR)=最高心率-静态心率。
在获得并大概了解了以上关于心率的几个概念后,作为一个马拉松运动参与者或者长跑爱好者,如何合理掌控和管理自己的心率呢?
1. 一般情况,我们以心脏能力值(HRR)作为参考,通过实际运动中获得的心率数据与之比较的百分比,来判断心脏的一般符合情况和安全状态。
2. 通常超长距离的跑步运动,如全程马拉松,时间3~5小时之间,我们可以参考的实际心率与HRR比值控制在70%左右,一般不要超过80%,也就是说,心脏在其能力值(HRR)的70%状态,可以持续工作3~5小时(当然指的一般情况,每个人都有不同,具体以实际为准,本值只做参考)。
3. 一般距离的跑步运动,如10公里、或者半程马拉松运动,时间在1~2小时之间,我们可以参考实际心率与HRR比值控制在80~85%之间,一般不要超过90%,在此区间心脏可持续工作时间在1~2小时。
4. 当实际心率与HRR比值达到90~95%,甚至100%时,一般作为要获得最好成绩的冲刺阶段,一般不建议达到如此比值,因为此比值心脏可持续的时间仅为15~30分钟。
5.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通常状态,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具体要以自己的平时训练自身情况而定,以上的只作为参考,后果自负。
举个例子来说,某男,44岁(虚岁),即(B)=205-(0.5*44)=183.5;静态心率,经测量为53;上述三种所述的第一种状态,即
70%HRR=0.7*(MHR—静态心率)+静态心率=0.7*130.5+53=144.35;75%HRR=150.9;80%HRR=157.4;85%HRR=164; 90%HRR=170; 95%HRR=177。
因此对于马拉松爱好者,提出一般参考建议,全程马拉松心率控制区间在144~158之间,越低越好,当然随着时间的后移和根据平时训练量的不同,越到后面越来越接近和超过158上限,如果超过了,就需要放慢节奏;半程马拉松心率控制区间在155~165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为作者个人总结,仅供跑步爱好者参考,不对任何结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