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立项——商业模式上的一些思考
新产品的规划从我终面的那一天就开始了,做细分市场、细分地域的旅游。旅游领域的产品本来就是比较低频的,有时候会想各种办法给用户在平时打开APP的理由,但基本不能摆脱用资源去换,用补贴来砸的模式,甚至还用到了与日常零售业产品建立起了产品线之间的联系和闭环这种超重度的方式。一旦产品有了地域限制, 没有之前全国棋盘铺开,多点开花的宏大布局,在流量上必定会更加受限,我用什么捆绑住用户?我如何在低频产品PV不足的先天劣势下构筑并验证合理的盈利模式?
这段时间从各个方面考虑过新产品未来的发展路线和功能模块。逐步完善并验证这个产品规划的思路,比较散乱,像是摸黑走过的小路。本文也是对这一过程的完整复刻。
1.低频产品盈利要依靠促成消费的能力
没有流量,盈利要么靠瞄准细分市场受众的广告投放,要么靠在线产品的高成交率(转化率)。很不幸,没法做前者,受众的定位实在无法关联到一个一针见血的品类上,或许产品运营阶段能够发掘出来。那么我们必定强消费欲望的产品,不会以打赏之类弱化交易性质的形式产品现金流,换句话说,不是提供可有可无的增值体验,而是解决硬性刚需。
2.如何打破成熟行业内的供需平衡
要解决硬性刚需,没法绕过机票酒店门票。
B端的旅游产品供应商,C端的游客,已经在OTA门下熟门熟路的来往,当供给端和需求端已经趋于稳定,要找到一个打破稳定的方法,要么发掘新的需求,要么开发新的供给端并持续吸引。前者太难,后者似乎有点眉目,分享经济打破供需平衡不就是这样干的么。
3.分享经济的通病,博弈不如招安
国内外产品在旅行相关的分享经济上,已经有很多的尝试,如下图:
旅游产业中的分享经济旅游时需要的住、行、向导。
住:
辞职去华东旅行的时候用过airbnb和途家,目前国内的房源存量还比较有限,这一块现在只能先依靠大城市推广理念,再慢慢往小城市延伸,并且势必会与打车软件一样面临政府监管的觉醒和法律风险。如何解决呢?
其实在中国本土,上个世纪就有类似的业态了,想想起源于四川地区的农家乐模式。风景区周边或者城郊的农户,将自己带庭院的二层小楼中的一排房间收拾成标间,再配上当地新鲜出土的天然食材,庭院中有花有树,摆上茶座、麻将桌,有景有娱乐。农家乐是怎么发展壮大的,它又是怎么解决政策风险的呢?
让我们看看百度百科:
我国农家乐最初发源于四川成都,具体位置有都江堰市的青城山,郫县、温江等说。后来发展到整个成都平原,四川盆地,直至全国。真正以“农家乐”命名的乡村旅游始于1987年在休闲之都——成都郊区龙泉驿书房村举办的桃花节。这次桃花节把农事活动、乡村田园风光、乡土民俗文化、乡村民居和聚落文化与现代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
农家乐显然是趁着政府扶贫旅游的东风,发展壮大起来的,其基因就充满着与政府政策的亲和。显然,在这样的条件下,主动规范行业自身,接受监管,便可以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为名,一路绿灯从而拥有营业执照,拥有相关条例的温和甚至政府的直接资助。
联合政府,招安分享经济中提供资源的个体,赋予他们合法经营的资质,是目前看到的一条最佳出路。怎么联合,怎么才能对政府监管部门的口味,也就是最难最核心的地方。
某些地方某些领域,存在行业混乱监管不力的问题。整顿行业乱象,本身就是一次业态的升级,也是发展的契机。
私人导游:
国外竞品有主打兴趣匹配,有主打主题旅行,这两条路对私导的个人素质要求很高,也就决定了供给端的体量受限,在国内很难做大。
但是上述两项增值属性明显,已经脱离了“导游”原本的定义,也只是在大城市以及旅游资源高度开发商业化的地区,作旅游产品的补充和丰富。而在小众路线、旅游条件有限的区域,甚至当旅行成为修行的时候,便可以回归本源,做向导,做熟知当地情况的本地人向导。
同时,国内的法律明令禁止非持证人员的导游行为,也限制持证导游脱离旅行社进行导游限制,体量做大之后会引发一系列监管措施的猛药急医,如果不走从上至下的推进路线,仅如一些分析师所说的依赖从下至上的影响和革命,依靠社群集中后产生需求,倒逼相关行业的改革,是很容易直接走到政府监管的对立面的。
综合以上,发现这是一条OTA无心触及之处,依靠政策,先解决政府痛点,再通过B端的合作和经营,将利益捆绑后的旅游商业产品向C端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