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 与 创新

2015-02-21  本文已影响0人  两文钱

以前在工作里,刚毕业的我问老板,怎么样才能找到新的项目去做。老板说,你觉得什么地方让你不爽了,这里就是可以用来改进的地方。我看了几个做的比较好的同事,发现他们和我的区别是,我会抱怨某个工具不好用,或者哪里除了问题;他们会找到那个工具的团队去解决问题。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我的想法是:看现有的条件下,我能做出什么;而好的工匠的想法是:我想做出这个东西,还缺少哪些条件。对于前一种想法,永远只能做到对现有的产品进行改进;而后一种想法,却能够带来革新性的工具甚至是新的平台。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两种不同思路,好的工匠会认为解决问题才是关键的,至于中间的过程,原有的工具,都可以发生改变。我在这方面的缺点就在于,默认了那些成熟的工具是不可以修改提高的。

其实很多重要的创新也就是来源于这种对原有工具的改革。电报是对信件传递速度不满而产生的工具;电话是对电报费用和信息量不满而产生的工具;互联网是对电话传递速度和传播内容不满而产生的工具。当工具被广泛使用的时候,那就成了平台。
相比之下,如果墨守成规,只能够利用现有的工具来看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可以用精密的工具雕刻出精美的艺术品,但是却永远不能想到用车床去批量制造;我们可以修平整到极致的土路,养优质的马,但是却永远想不到铺设铁轨,制造火车。真正想要将工艺做到极致,带来的必然是工具或者平台的变革,否则得话随着历史的长河,这些只利用现有手段不断改进的技巧终将变成民间艺人的把戏。这就是技、术与学、道的区别。


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没有足够的需求,这些创新也会消失在历史中。比如蒸汽机不是因为灵光一闪就出现的,而是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力的成本大大提高,而产量又远远达不到需求,才能够产生并广泛应用。否则如果在公元前出现了蒸汽机,由于制造蒸汽机的成本和烧煤的成本远高于雇佣奴隶的成本,这些蒸汽机将只会成为贵族的玩具,而在朝代变革中消失。具体的例子就是鲁班木鸟,这种玩具如果存在的话,继续改进,也许可以成为交通工具,或者至少是消息传递工具。但是由于当时的历史状态,消息的价值没有现在这么重要,而国家土地范围有限,这种工具可能并不比多养几匹快马高明多少,但是开销可能更高。
中国和日本在古代都有大量的木偶机械,比如传说周穆王的偃师伶人(疑),魏国马钧制作的水转百戏,蜀国诸葛亮的木牛流马,隋炀帝的自动木人玩具,宋朝苏颂制作的水运仪象台,都是直到现在都难以琢磨的机械。但是即便是木牛流马或水运仪象台这样政府资助的项目,都没有专利遗留下来;而其他的都是供帝王作乐的玩具。

Reference: 机关奇术 《中华遗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