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食文章引发的推迟满足感的思考
结论先行:
人还是需要推迟满足感,不能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这样随心所欲的结果是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在某一个方面长期的积累。定下一件事情,就要把一件事情做好。
看美食文章引发的推迟满足感的思考早上起来看陈小卿写的《至味在人间》,觉得特别有意思,有点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意思。本来是规定自己一天看一篇,今天早上实在是忍不住了,一口气看了十来篇,一个小时就过去了,不管是看他写的豆腐干、弯腰青萝卜、吃芥菜、年夜饭还是去国外吃海鲜,都觉得特别有趣。
记得他写的带儿子去吃老家美食变蛋(类似皮蛋),儿子不爱吃,还在秀聪明劲儿,说带回去给奶奶吃。他嘴上夸奖,儿子真是长大了,知道孝顺了,心里面却想:哼,你长大以后还是去CNN(CNN曾经把皮蛋称作魔鬼的食物,引发国人的不满)工作吧。
我的生活当中,对饮食要求不是很高,比如我觉得咖啡就是咖啡,只要有点糖,有点奶,口感好入口,我就觉得可以了,不像老张说是,觉得咖啡下面有一层厚厚的奶油,吃起来有满足感。我总觉得我们四川的饮食,是不那么精细的美食,就是炒菜、炖菜、烧菜就完了,没有什么特别复杂的什么菜系。
其实印证了陈小卿所说,口感的形成都是源于,你在小的时候父母给你吃了些什么?因为我小的时候,家里面的大人都在忙于生计,对做菜做吃的都不是特别擅长,所以导致我对那些花里胡哨的吃食也不算感兴趣。回到老家也不会说妈你给我做什么什么吃,我好久没有吃到这个菜特别想念。
我的饮食结构还是比较单一,比如早上就不能吃饭,不过小时候其实家里面早上是吃饭的,但是现在早餐一般都是吃馒头、饼、牛奶、鸡蛋、面包、油条等,或者是在外面吃一碗面。
但是毫无疑问,家里面的人是最随性,想什么时候吃都有,随着生活水平的变好,妈妈也开始有时间来关注,我们喜欢吃什么,想要吃什么,变着法子的来考虑,我们的饮食习惯。
但我今天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关于延迟满足感的,比如我看这个《至味在人间》觉得很好看,其实一天看一篇是很不错的选择,但是我没有办法控制住自己,一口气看了好多篇看完之后,内心还是有种满足感。从自律的角度上来说,这样是不对的,还是应该按照自己的计划来,早上起来看半个小时的书,然后开始写文章,而且看书最好还是看一下理清自己思维结构,积累知识的书,而不是看这种打趣的小文。
推迟满足感,几乎可以单写一篇文章来说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