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路向前走的人会得平静
昨天,简友海子三月归发给我一份《简书自出版服务申请表》。
很感谢他记挂着我,还要我试试。我说:“谢谢,暂时没有打算。”
接着,我跟他说:“我最大的收获,是一直以来,自己在不断进步,能让自己的文字越来越接近自己想要的,就已满足了。”
前几天,一位朋友在简书发了第一篇文,问我关于投稿的事,然后告诉我“被退回来了。”
我说很正常,我开始也是经常被人“Say sorry”。我还翻了一条拒稿信息,发了截图给她。
这也让我想起了以前的事。
以前,我基本不会写文章,中学语文没学好,永远记得高中时,为了完成一篇作文,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写到下晚自习,写到眼泪汪汪。
工作以后,阴差阳错,偏偏很多时候要写东西,同事们觉得是个大学生就应该会写文章。
我没有过多狡辩,也不想一开始就让人看出这不行,那不行。
为了生存,为了有一席之地,我一直在克服对写作的恐惧。
虽然公文很多是照葫芦画瓢,但我也会很积极很用心地对待,特别是对领导的修改意见,会反复琢磨。接到任务,难度再大,也从来不说“我不会”。
公文也好,宣传也罢,相对有固定的格式和套路,时间久了,竟能摸索出一些道道。
后来工作稳定了,但也落入俗套,就想着有所突破。心底里开始羡慕别人家的文思泉涌、文采飞扬。
直到一堂写作课,指引我来到简书,我开始写自以为是的小文,起初也是多次被专题拒稿。
庆幸的是,有些拒稿的编审会给我建议:“散文不能太散,形散神不散”“多读经典散文”,让我一下子又回到写作文的年代。
能静下心来写篇自己想写的文,真是难得。这里很感谢简书的各专题义务劳动者们。
海子三月归诗集《父亲和爸爸》整个2017年,因为不会写作,疯狂买书,疯狂阅读,一年买了近4000块钱的书,书柜被塞得满满荡荡(至今还有很多没有读完,有些没有认真读)。
因为阅读,被一个微信好友拉入了一个读书群,那是一群要用读书来洗净自己身上铜臭味的人,要求每人每月都要分享一本书,还有专门的群秘书为大家整理汇总书单。
群里大家分享的多是哲学类、经济学类及文学类的,让我的读书逼格和视野一下子提升了不少,我的很多书都来自这个交流群。半年来,这个群里也渐渐走出一股清流。
2018年我给自己的要求是,尽量不再买书。
目前只出手买了2本向以鲜老师的书——《唐诗弥撒曲》和《我的孔子》。
向老师是个有才又有趣的人,他的诗才很高,是个诗匠,很多篇章要慢慢领悟,还有让我唯有背诵才能放下的感觉。
渐渐地,读书、写文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也融入到我的工作中。
自身能力的提升,给我带来很多的意外收获,有时是荣誉,有时是一些谈论,偶尔也有重任。
起初,看到简书的很多大神,阅读量和粉丝数都不是一般的惊人,很是羡慕,现在已不羡慕了。毕竟每个人的生存方式不一样,特质不一样。
再说靠写作赚钱,谁说就不是一件辛苦的事呢?
再后来,发现简书里有很多文章,基本都是教你怎么赚钱,如果是讲管理理念,讲营销方法那也很好,但很多都是在讲如何赚快钱,真的很不好。
虽然经济是基础,但在一个创作的平台里,最受欢迎的都是关于赚钱的事,就落入俗套了。
我小时候,家里经济窘迫,我做梦都想有很多钱,可以买漂亮衣服,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爸爸就对我说:“先不要在意回报,一定先把工作做好。”初入职场,再牛逼也只是个嫩头青,有什么理由就觉得你的劳动比别人的劳动更值钱呢?
工作以来除了前一两年日子紧巴些,之后,我都没有特意留意收入的多寡。
一路走来,从不会写文到写得不好,只有付出和辛苦是自己的。
期间,仅有简书给了我几个奖,收获了一点小小的奖励,其余的文字基本没有实现变现。反而偶尔还要为知识付费,为友情付费,为鼓励那些肚子有货笔下有才的人继续创作,最后就是入不敷出了。
文字没有变现,能说就只有付出没有收获吗?可怜吗?失败吗?不一定吧。
很多时候,我还在想一个问题:这些文字离开了简书,还有用吗?
像这篇文,显然没什么用。每个平台都有相应的与平台匹配的文字需求,简书算是包容的,反而是我对简书做的贡献极其有限。
无论什么职业,什么工种,练就真本事,都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的文字还没有被发现,那一定是还不够好,还要继续精耕细作。
简书也在精耕细作,总在鼓励创作,总在不断发现好的文字,总在努力为写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这次从帮助作者免费出版,到为作者提供自出版服务,服务领域又拓宽了,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作者。
只是于我,努力还不够,火候未到。
我想,若干年后,如果我还在写自己的文字,变成一本书应该不是什么难事,而且应该还是很厚的一本,或者是一个系列。
那时,哪怕只有我一个人翻阅,也是属于我的不可多得的人生履历,也是沉甸甸的。
巴巴地,希望可以和简书一直走下去。
诗匠向以鲜著《我的孔子》